正文 第37章 宮廷內患(1 / 2)

李毅一字一句的仔細聽著,在現代他沒讀過多少書,但是他知道在現代中國人在外國聚居的地方都叫唐人街,大唐在外國人心目中是強盛的代表,是美麗富饒的地方,幾曾何時,衰敗到這等地步?虧他還對自己能重生在大唐盛世沾沾自喜,什麼狗屁盛世,一想到長安城內醉生夢死的達官貴人,一想到代表著中國人富強的大唐如此沒落,李毅的眼眶也像楊千羽般,有些濕潤了。

楊千羽也正講到心潮澎湃處,見到李毅的表情,心頭喜憂參半,他正值壯年,待到李毅長成一展報複之時至少還需要十年,他已等待了許久,多等幾年也是不怕,隻是不知道到時候的大唐又是何等光景,是否還能讓他一展抱負。心頭多年的願望,不吐不快,“藩鎮享有朝廷的四大優惠,一、自行委派官吏。 二、不向中央交賦稅。三、軍隊不聽中央調動。 四、節度使職位傳子或部將。十三皇子可知道其中的含義?”

李毅聞言眉頭微皺,關於這些東西他沒有太深刻的理解,不過以前上初中的時候曆史老師好像有提到過,接口道,“委派自主,財政自主,軍隊自主,等於就是獨力的國家了,大唐對他們一點控製力都沒有,難怪想叛亂便叛亂了。”想了想又繼續道,“那豈不是我朝廷的收入就僅僅靠直接由朝廷掌控的那麼一點點地盤來供給?”

楊千羽點點頭,顯然對於這個答複還是很滿意,道,“所以現在表麵上看起來長安富饒,卻不知長安和周圍的百姓都是衣不蔽體,食不飽。一國上下的用度全部由這麼小的地方來供給,實在難以支持,而藩鎮擁兵,且不受朝廷調度,國與國之間會屯兵相互防備,可這藩鎮卻是我大唐的自己人,防備鬆散,一旦起兵才,像韋將軍這樣用兵如神的人都防不勝防。這是藩鎮的危害。”頓了頓,楊先生繼續道,“不過,藩鎮危害雖大,卻不及牛李黨爭。”

李毅聞言抬頭疑惑的看著了楊千羽,外憂內患交加,這樣的情況下不是應該先解決外敵麼?

楊千羽笑了笑,“藩鎮雖然自主,名義上卻還是我大唐的節度使,若起兵沒有正當的理由,還是有其他藩鎮相互牽製,畢竟忠心於我朝的藩鎮居多,加上其中利益糾葛,暫時無憂。而牛李黨爭,卻牽連到大唐建設的問題,一個問題往往因為所代表的利益不同,造成兩派爭執,往往最後不了了之。大唐想要真正的強盛,必須自己先富饒起來才行。打仗,打的都是錢。內鬥不止,大唐難興。”

李毅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楊先生分析的極為入理,而且難能可貴的是沒有拽文,他聽的熱血澎湃,都想利馬派人去把那些搞黨派的家夥給宰了。

楊千羽話鋒一轉,道,“不過,牛李兩黨的黨爭雖然危在國家,卻不及太監幹涉朝政來的大。殿下可知為何有如此一說?”

李毅有些明白楊千羽想說什麼了,吐突承璀善媚,皇帝對他極為寵信,朝中的事務許多都要經過一些太監的手,而那些太監基本上都是吐突承璀提拔起來的。他不知道唐朝也有這些毛病,還以為中國禍國殃民的太監是明朝特產呢。他記憶中禍國殃民的太監隻有一個魏忠閑,這個吐突承璀是何方神聖他就沒低了,隻有向楊千羽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