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挑眉,看了一眼低頭靜靜聽他們對話的楊千羽,問道,“那又該當如何?”
李毅道,“軍隊,首先是軍隊的控製權,隻要他沒有兵,還能怎麼作亂?不過每個節度使都鎮守一方邊疆,軍隊還是要能及時調動起來的好,否則空有大片疆土,卻無法鎮守。當然,從財政上控製也是可以的,沒錢,這仗也打不起來,不過隻要牽扯到這權與錢的事,事情就比較麻煩了,那麼不如趁著大多數節度使還對我大唐忠心的時候,奪去地方長官的任命權吧。三年五年一任,沒有根基,想亂也亂不了。”這番話就純屬胡謅了,要他真能提出什麼萬無一失的方案來,別人還不以為是楊先生的意見才怪。不過這番話把其中的利害也算分析的清楚,應該可以滿足皇帝的要求了。
果然,皇帝聽完後,歎息了一聲,道,“怕是不易。這都是你的主意麼?”
李毅笑了笑,道,“兒臣不敢欺瞞父皇,近日兒臣央求楊先生帶兒臣出宮了一趟。看見有流民,就問楊先生,這話有些是楊先生告訴兒臣的,有些是兒臣自己想的。”
李毅說這番話是有原因的,皇帝這麼久都沒來看過他,隻是偶爾會招鄭麗娘過去。今天忽然來了,李毅敢用自己的腦袋保證,這其中有鬼,而且本來他溜出宮的事就沒想過能瞞的住皇帝。還不如自己老實承認了,否則被人說出來死的更慘。
皇帝果然隻是瞪了他一眼,哼了一聲,道,“你還敢承認,作為皇子,私自出宮,上次寡人罰你罰的不夠麼?”
李毅這次一反常態的沒有嬉皮笑臉,正色道,“父皇,兒臣私自出宮確實不對,您罰兒臣吧!不過,兒臣卻不後悔,兩次出宮都學到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古人誠不欺我,讀萬卷書,果真不若行萬裏路。等到兒臣長成了,一定要行遍天下。”
皇帝微怒,道,“你方才五歲,好好讀書才是正道,寡人看你就是貪玩。”
李毅也不辯解,低頭不語。
鄭麗娘與楊千羽雙雙跪了下來,道,“奴婢(微臣)請皇上責罰!”
皇帝歎息一聲,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兩人,道,“你們教導皇子無方,當然不能免。十三,你上次私自出宮寡人沒有重罰,是念在你初犯,這次寡人罰你去祠堂跪三日,一個月不許出大明宮門。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做錯了什麼。麗娘也在這大明宮好好的思過。楊千羽!你身為太傅,私帶皇子出宮,罰俸半年。”
李毅嚇了一跳,聽見皇帝直呼楊千羽的名字,想必怒火攻心,還以為要來個拖出午門什麼的,聽見隻是罰點糧餉,鬆了口氣。乖乖的跪在地上磕頭謝過皇恩。
這皇帝確實對他們母子不錯啊,這麼嚴重的錯誤才關下禁閉而已,一想到宮外那個小女孩和死掉的牛子勤,李毅就覺得跪三天簡直太值得了。
其實皇帝對李毅的行為是愛在心頭,所謂好男兒誌在四方,隻不過李毅這年紀實在太小了,為人父母的哪能不擔心。李毅聰明不說,孝順有佳,這皇帝當年的帝位是和太監密謀謀害了他的父皇得來的,心頭對孝順兩個字看的極重,所謂百善孝為先,心頭對李毅一切行為都先打上了良好的印記,處罰自然不會太重。不過一想到在宮外的時候,密探曾一度失去他的行蹤,心頭又驚又急,這火自然而然的表現在對李毅的懲罰上了。不過依照李毅的‘罪行’跪三十天宗廟都不為過,三天,也不算什麼大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