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秋。

四九城,帽兒胡同,南鑼鼓巷。

看著周圍充滿年代氣息的巷子,還有牆上具有時代氣息的各種標語。

左邊的牆上印著“我是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還貼著一張大字報。

右邊的牆上則是“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的建設種花家。”

對於這些東西,趙學成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

作為一名來自21世紀的穿越者,他親眼見證了這些標語的誕生。

甚至於說刷這些標語的人還是他認識的。

街道上的人群,穿著都非常的樸素。

當然這隻是穿著樸素,他們的臉上也洋溢著一股濃鬱的朝氣。

是在後世比較少見的那種朝氣。

雖然這個時候的工資比後世低很多,物質也比較匱乏。

但他們並不會抱怨,每個人心裏都隻有一件事,那就是建設自己的國家。

趙學成一身藏藍色的中山裝,一米七五的挺拔身材,加上不俗的外表。

走在街道上特別引人注目。

別看他隻有一米七五,在後世看來並不算特別高。

但是放在這個營養不良的年代已經是非常的引人注目了。

走在街道上,各個女同誌都對他露出異樣的眼神。

不過趙學成絲毫沒有受影響,他的臉上始終保持著淡笑。

他早就習慣了這樣的目光。

緩步走進了南鑼鼓巷,這個院子門口三三兩兩的坐著大媽。

她們聚在一起聊著家長裏短,或是說些無關緊要的八卦新聞。

在這個信息傳播比較慢的年代,她們無疑就是情報站。

不管哪個院子發生什麼事,隻要經過他們的口中,很快就會傳播的,每個地方都知道。

所以趙學成一走進來,她們就立刻注意到了。

作為一名從小就在冒兒同長大的孩子,這些大媽對於趙學成自然不陌生。

雖然他已經離開這裏四年,期間也沒有回來過。

但是這些大媽還是把他認得出來。

因此當趙學成剛踏進南鑼鼓巷的時候,就吸引了眾多大媽的矚目。

“喲,這是誰啊?咱們的學成回來啦!”一名微胖的大媽打趣道。

“可不是嘛,咱家阿成真厲害,是咱們南鑼鼓巷第一個大學生呢!

你瞧瞧,我們家那幾個狗崽子,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沒有……”

另一位穿著灰色衣服的大媽也跟著附和道。

一名大媽拍了拍自己胸脯說道:“我呀,就指望將來給阿成介紹個漂亮媳婦,生幾個孫兒呢!”

“哈哈……”聽完大媽的話之後,巷子口裏頓時響起了大笑聲。

“阿姨、嬸子們,我回來了!”趙學成也跟著打招呼道。

“……”

聽著大媽們嘰嘰喳喳的說著這些話,趙學成隻是笑了笑,並沒有太多的反應。

隨後又和大媽們寒暄了幾句,便向95號院子走去。

不過他走路的速度還沒有這些大媽傳話的速度快。

他們一個接著一個,人還沒到院子呢。

那邊就已經傳著他已經回來的消息。

因為今天是星期天的緣故,所以大家都在。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是上六休一,也就是說隻有星期天是休息的。

所以隨著消息開始傳開,一下子就變得熱鬧起來。

各個院子的鄰居也是紛紛出來和他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