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都是等成績的老師,李學誌沒找到鍾魚估分,內心也是懸著的,目光盯著桌子上的座機,走來走去,就跟腳底著火似的,最後還是校長看不下去了開口,“李學誌,你就不要走了,走動的我們心裏也慌。”
李學誌這才停了下來。在裏麵度日如年。這老孫怎麼回事兒,讓他守著招生辦看成績,該不會是睡懶覺還沒起來吧。馬上都九點了,怎麼成績還沒有打聽到。李學誌正想著。
“叮叮叮”,桌子上的座機響了起來,李學誌就跟搶似的,一把就抓起了聽筒,校長作勢伸出來的手,都又放了下去,也來不及說李學誌了,伸著脖子,湊著耳朵聽。
電話那頭的老孫,直喘氣兒,咽了好幾次口水,這邊的人都快急死了,才開口。“…621分,鍾魚同學,全市第一,是我們學校的。”
李學誌一時間手腳都不知道該怎麼放,校長緩緩的坐回位置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領,“我就說,要對自己的學生充滿信心,鍾魚同學我一開始就覺得她肯定沒問題,你這個當班主任的還是對同學不夠信任。”
李學誌也不在意校長說什麼,嘴角都扯到耳根子後麵了。滿腦子就一句話,市狀元是他們學校的。
接下來好幾天的報紙,電視都有對鍾魚的報道。李學誌也接到了電話,說是要采訪他,作為鍾魚的班主任,李學誌對著鏡頭把鍾魚全方位多角度誇讚。本來每年市狀元都要這種報道,很多人也就看個熱鬧而已。每年都千篇一律,之前的狀元父母不是老師,就是國企幹部。說半天就是家庭教育。
但是這次,這些記者不知道從哪兒挖到了,鍾魚從小家庭環境貧苦,甚至中間一度輟學,現在跟著幹個體的舅舅一家人生活。數學預賽前十,卻因為聯賽考試當天被人打斷了右手,雖然最後堅持參加了考試,但成績並不理想。一時之間,鍾魚就是不畏苦難,努力拚搏的代名詞。
老百姓喜歡看什麼?喜歡看傳奇性質的話本子。鍾魚才十八歲,但是她人生經曆跌宕起伏,具有很強感染性,討論度。
離京市不遠的津門,李耀華正在看電視,自從李耀梅出事兒之後,李長貴三天兩頭發火,覺得能拿到手的幾百塊的彩禮,不翼而飛了,對鍾魚是恨不得扒皮吃肉。
要不是去年底鍾秀英又懷上一個,李長貴連帶著鍾秀英也不待見。
鍾秀英四十好幾了,懷上這個孩子,醫生都建議不要,但李長貴不肯啊,他們李家人丁單薄,李長貴的原話就是,再生一個可以幫襯著李耀華。這就是鍾秀英的軟肋,她現在懷孕七個月了,每天大聲說話都累的慌。為了保胎,自打年後,鍾秀英都沒下過床。
李耀華看見電視上出現的鍾魚,一時之間都沒認出來,畢竟他印象裏的鍾魚木訥膽小,和電視機裏這個自信侃侃而談的女孩根本聯係不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