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五歲的一天(1 / 3)

第二章:五歲的一天

(本章開始,主角正式更名為“薑文燁”,陳宇這個名字是不會再用的了。)

春去秋來,光陰似箭,轉眼間又是兩年過去了。

兩年前,紂王駕臨東魯後不久,就發動了對東夷的戰爭,他親提成湯大軍十萬,並邀請各方諸侯提兵參戰,而各路諸侯在四大伯侯的帶領下,共組織聯軍二十萬隨紂王東征。

兩年來,紂王可說是戰果累累,連場大勝。每月都有上萬的俘虜被押回朝歌,東夷日漸衰落。隨著大商朝的版圖不斷擴大,隨著那一批一批的奴隸的送回,朝野上下對英明神武的紂王歌功頌德,史官甚至將其和商朝的開國之君湯王與中興之主武丁相比較。

薑文燁的父親東伯侯薑桓楚也帶領自己的軍隊以及轄下諸侯的聯軍在前線征戰,這兩年,家裏全靠薑夫人操持大局,好在薑若琳與薑文煥已經逐漸長大了,不但不需要母親操心,還可以幫助母親分擔一些事情。唯一讓薑夫人頭疼的是自己那個幼子——薑文燁。

倒不是這個孩子給她惹了什麼麻煩,隻是這孩子有時候完全不象一個孩子,甚至不象一個正常的人。除了在一位先生的教導下學字以外,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一個人發呆。有時候望著樹木發呆,有時候望著碗碟發呆,還有時候望著家裏那些銅器發呆,最離奇的是前幾天一個夜裏,他竟然站在花園的天井裏對著天空呆望了整整一個時辰。

薑夫人以為這孩子也許有什麼隱疾,也曾請過幾個郎中,也給他吃過一些寧神養氣的湯藥,可從沒有任何效果。

不僅僅是喜歡發呆而已,薑夫人還發現這個孩子沉默寡言,盡管他早已學會流暢的說話。薑文燁除了每天叫她兩聲母親以外,很少說什麼,不僅僅是對薑夫人,薑文燁對所有人幾乎都不怎麼說話,別人問,他則答,別人不說話,他可以一整天保持沉默。除了薑若琳是一個例外。

其實這也不能怪薑文燁。

他轉生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五年了,但是五年的時間依舊不能讓他完全的融入這個世界裏。這個世界和他的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一樣,要融入這個世界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更何況,在他的意識裏,他更喜歡他原來的世界。而每當他長噓短歎心裏煩悶的時候,薑若琳卻總是想辦法逗他開心,所以他也很自然的和這個姐姐比較親近一些。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不能一直這樣,他必須要在這個世界裏生存下去,並且,尋找自己來到這裏的意義。

受“終點小說網”的影響,薑文燁本以為憑自己領先好幾千年的知識完全可以在這個時代呼風喚雨,可惜,他再一次發現他是錯的。“古人”並不愚蠢,甚至並不比他差。還記得就在幾個月前,薑文煥想考較一下他跟著老師學習得怎麼樣,薑文燁有些不服氣,自認為自己在這個時代應該是學究天人,於是出了兩道題要先考考薑文煥。

他出了兩道數學題,一道是九宮圖,另一道則是“雞和兔相加共有35個頭,共有94隻腳。問雞和兔各有多少隻?”薑文燁滿心以為自己這下一定難住薑文煥,卻不料,不到一柱香的時間,薑文煥就已經算出了正確答案。

薑文燁知道,如果自己在不知道竅門和答案的情況下,自己也未必就能在一刻鍾內作出答案,並且,薑文煥用的是心算!由這一刻開始,薑文燁再也不敢小看這些“古人”。

這一日,薑文燁正在書房裏練字,這個年代的字已經脫離了甲骨文的年代而剛剛進入籀文與金文的時期,雖然相對來說,要比甲骨文好用得多,不過對於薑文燁來說,卻是相當苦悶的一件事。薑文燁從三歲開始習字,到現在也才能勉強認完所有的字而已,至於書寫,卻相當困難。

書寫困難的原因,一方麵是筆,此時的筆還不叫筆,而叫做“弗”,就是把動物的毛捆到竹棍或者木棍上,既不方便,又容易壞掉,另一方麵則是因為此時還沒有紙張的出現,作為載字的工具,無非就是甲骨、木片、竹簡、或者帛。然而帛在這個年代還是高價之物,即使是東伯侯這樣顯赫的家族裏也不會把這種東西拿來給小孩子做練字之用。而在木片或者竹片上寫東西,對於薑文燁來說就很難了,至於甲骨?薑家小少爺才不會考慮用那麼既無檔次又完全無法使用的東西來練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