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態度若即若離,柳氏有些把不準,還是一咬牙說道:
“娘娘說的極是,我家老爺也是一心為陛下分憂。隻是臣婦有一不情之請,還望娘娘看在我們夫婦一片忠心的份上,能夠應允。”
演了這麼久的戲,終於到正題了?
蕭筱心中已有猜測,卻隻喝了口漿水,不置可否道:“李夫人請說。”
“臣婦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女婉兒,她自小嬌養,怎受得了外頭那些鄉野之地?不知娘娘可否開恩,讓她留在宮中,給宣城公主做個伴讀?”
嘖嘖,果然。
蕭筱做出副驚訝的表情,半晌才道:“孩子還這麼小,還是跟著父母更好。且宮中規矩繁多,莫拘束了她。”
“回娘娘,小女雖才九歲,也是從小請了禮儀嬤嬤嚴格教導的。且琴棋書畫都有所涉獵,絕不會冒犯了娘娘和公主。”
柳氏壓低了聲音,接下來說出口的話更是石破天驚。
“臣婦知道娘娘的心事,我們夫婦都是站在您這邊的。家中老爺也說,若能早日回京,定會聯合故舊門生一同上表,進言讓娘娘早日正位中宮。
至於小女,她與四殿下、宣城公主都年紀相仿,想來定能相處融洽。”
到此刻,蕭筱終於釣出了她的來意。
敢情他們夫婦是以為自己想做皇後而不得,才以此為誘餌想讓自己吹枕邊風。
至於這個婉兒,是要留下做人質,還是送給她做童養媳?
某些人的無恥,總是能突破想象的下限。
蕭筱氣極反笑,也不再繞彎子:“後宮事是陛下家事,李刺史一個外臣,就不必瞎操心了。至於宣城的伴讀已定好了人選,宮中也沒有養育外臣之女的先例。李夫人,你可明白?”
之前宸妃雖稍顯冷淡,但也一直溫和有禮。不想突然翻臉,柳氏也是措手不及。
“娘娘,臣婦沒有別的意思,臣婦一家都對娘娘忠心耿耿啊!”
“本宮乏了,來人,送客!”
蕭筱拂袖而去,茉清連忙扶了她進去,剩下祁紅送客:“李夫人、李娘子,請吧。”
……
李治下朝回來時,蕭筱還氣的不輕,見了他都愛搭不理。
“怎麼了?誰惹我們宸妃娘娘了?”
見他還在打趣,蕭筱白了一眼,直接將柳氏進宮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
“你說說,這對夫妻是不是瘋了,真是異想天開,大言不慚!”
李治臉色更是難看,“不知天高地厚!我本想著,給李義府一個教訓,過上一兩年再召回京,也免得被人詬病過河拆橋。不想他這般心大,是我的錯,把他捧得太高了!”
蕭筱還在添油加醋:“若不是九郎的提拔,李義府何德何能,能現在這個位置上?隻是人心不足,錯把機遇當成自己的能力,隻怕他這次被貶,心裏該頗為怨懟呢。”
李治惱怒半晌,突然反應過來什麼,看著她似笑非笑:
“小小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