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張仲堅後,李承乾與父皇母後打了個招呼,開啟了全國巡查之路。
李承乾當然不會是一個人,他帶了不少的大臣。
像什麼魏征、許敬宗、馬周、蘇良嗣、張行成、封言道、劉洎等。
在李承乾看來,一個國家要想健康發展,必須得兩條腿走路。
一條是文治,另一條則是武功。
武功這方麵不用說,大唐出色的將領實在太多了。
有些將一代沒有老去,將二代也已經成長起來。
王朝開創前幾十年,一般都很熱血,因此李承乾對此一點也不擔心。
至於文治方麵,關中與京畿道李承乾還是有些把握。但比較偏遠的地方,李承乾覺得有必要去看看。
李承乾的第一站,放在了漢中郡。作為大唐試點的第一個郡,它可關係到日後三層級的製度能否順利實施。
作為漢中郡的郡守,杜敬威怎麼都沒料到太子會來到漢中。
杜敬威之父杜淹原本是大唐宰相,受楊文幹事件牽連流放巂(xi)州,貞觀二年回朝後病死。
他也就繼承了杜淹的爵位。受族兄杜如晦照顧,他在羽林衛混了個軍職。
後來三地試點,朝廷在備選官員考核中,杜敬威脫穎而出。
“說說看,漢中郡有什麼困難??”
杜敬威遲疑一下,最終還是開口道:
“殿下,若是可以的話,能不能修條鐵路連通漢中??”
漢中郡的情況比想象中要好不少,唯一有點不足,那就是交通的問題。
“修,一定要修!長安至益州的鐵路規劃了好些年,勘探工作已經完成。
現在的鐵路主要為朝廷服務,孤準備順道將馳道也修了,估摸著得大幾十萬的奴隸。
現在唯一的問題,孤不知道巴蜀的糧食,能否承擔得起。”
杜敬威臉上樂開了花。
“殿下您放心,有了玉米與土豆、紅薯,巴蜀的糧食一點問題都沒有。”
李承乾也不磨嘰,直接任命杜敬威負責後勤保障工作。
視察完漢中後,李承乾又將巴蜀各州走馬觀花的視察一遍。
益州,此時府。
似乎看出李承乾興致不高,隨行的魏征頗有些好奇道:
“殿下,巴蜀不愧是天府之國、王霸之地,您似乎有些不滿意?”
李承乾長吐一口氣,緩緩地說道:“孤的確有些不滿意,與關中相比,魏老還覺得巴蜀不錯?”
魏征摸了摸美髯,點著頭道:“與關中當然不能比,不過巴蜀的基礎條件很好!!”
李承乾起身不停踱著步,似乎打定了什麼主意:
“魏老擬旨,召李偉節來益州,督辦百萬奴隸修路之工程。”
魏征一下子有點跟不上李承乾的節奏:
“殿下,你說的百萬奴隸,是專門用來修長安至益州的鐵路嗎?”
李承乾點了點頭道:
“當然,如果不夠的話,可以讓王玄策從天竺再送一百萬奴隸過來。
一下子搞這麼多的奴隸,必須有個得力的人在此坐鎮。”
魏征眼珠子轉動幾下,立即躬身請命:“殿下,要不交給老臣負責??”
李承乾想都沒想便搖著頭道:“讓張行成與蘇良嗣留下吧。
你們二人張行成為主,蘇良嗣為輔。張行成負責修路這塊,蘇良嗣負責奴隸看管這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