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力挽狂瀾(1 / 2)

“元皓此話怎講?”袁紹眉目稍稍改色。

“虎牢關有李肅吳子瀾把守率重兵五萬把守,糧草可供應一年有餘,又是天險,如何被黃巾軍所迫?此定是張寶之計,擾我軍心,亂我陣腳,晉陽隻有三萬人馬,黃巾兵尚不能奪得,更何況五萬人馬駐守的虎牢關?”田豐說完,潘鳳暗道:“虎牢乃是洛陽的的北門。朝廷怎麼可能讓黃巾兵將虎牢奪了?更何況,黃巾兵是避開朝廷奪了虎牢的?難道是飛過去不成?”

袁紹能統領一方,自然也不是凡人,隻不過事關己則亂。

“傳令下去,造謠者,一律殺之。”袁紹下令道。

潘鳳關心戰事,離開太守府,再次來到城牆之上督戰。

潘鳳將太守府中之事與高覽一說。

高覽道:“將軍,如此一來,豈不是讓眾人更加相信這謠言?咱們不如讓張郃來穩定一下軍心。”

“如何穩定?”潘鳳又問。

潘鳳聞言道:“敬誌好計謀。”

潘鳳命令高覽使用暗號將計謀一一告知張郃。

夜,潘鳳請求袁紹借來一萬士兵於城門之上,曰:“觀黃巾兵之病態,長我軍之士氣。”

天已二更許,被潘鳳借來的眾將及士兵依然在城門之上,絲毫不明白潘鳳的用意。

隻有潘鳳高覽,各有所思,高覽所思之事乃是如何盡快使晉陽脫困,而潘鳳所思之事,乃是晉陽,已經冀州以後的建設發展,黃巾敗亡之後,便是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五六年。

目前的董卓勢力最大,董卓數平匈奴,殺得匈奴倒退數千裏不敢進犯,戰馬上萬,牛羊無數,年年匈奴還有上供董卓。

經過連年征戰,可以說,董卓的二十萬騎兵俱是精兵,董卓仰仗二十萬精兵驕傲自大,目中無人,視中原諸雄如稻草,極為自大,所以才導致剛入中原與張角戰鬥便損失慘重,上萬人馬被張角所滅,狼狽逃回西涼。

在董卓掌權,與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這五六年時間內,定然是發展的最好時機,韜光養晦,整頓兵馬。

當十八路諸侯齊聚之時,便不是史書中袁紹衰落之時,那乃是袁紹飛天之際。

目前何進,皇甫嵩勢力在洛陽長安兩地,而張角軍已攻克宛城,宛城距洛陽隻有千裏之遙,恐怕朝廷不久便會開赴宛城。

張角軍勢大,主要勢力乃是程遠誌,張梁等人,汝昌,陳留,南皮,平原,代郡,宛,偌大的青州,已在黃巾兵的控製之下,從表麵上看,張角軍甚至超過了朝廷,不過可惜,張角麵對的不僅是朝廷,還有其他八州之兵。

孫堅占領下邳,會稽;劉繇占領壽春,建鄴;嚴白虎占領吳城。江南三郡落入他們手中。

曹操起兵上庸,手下有一幹家族旁支猛將,擁兵八九萬。

公孫瓚領北平,帶方(今朝鮮)樂浪(朝鮮)一帶,勢力極廣,擁兵十餘萬人。

韓馥起兵鄴城,占領雁門關,與袁紹共統冀州。

陶謙占領小沛,徐州,兵多將廣。

劉表占領襄陽,白帝,江陵,桂林,貴陽一帶,勢力在眾諸侯中最為廣闊,一人獨占荊州之地,擁兵二十萬,在諸侯中勢力最強,遠超其他諸侯,不過,劉表野心極小,此後十餘年,依然隻占領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