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九品製度(1 / 1)

“詔涼州刺史王淩、涼州別駕賈逵,出兵草原,草原之男女,盡皆擄掠,為朕修繕長安,爾等盡忠王事,朕必不忘卿之勞苦。”

“臣奉詔,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袁耀的旨意很快就傳達到王淩和賈逵這邊,涼州方麵的所有騎兵也已經早就準備完畢,畢竟正式聖旨到達之前,還有會有丞相的書信傳達的,以免造成聖旨到了,封疆大吏還不清楚啥情況的出現。

“既然如此,那吾與賈別駕各領一軍,北方境內有一股歸漢之族,名羯,屆時可一並帶去,他們陷陣還是很不錯的。”

“王刺史所言極是。”

王淩和賈逵主要的目的是向北而去,暫時不談。

此刻楚國朝堂之上,另一項決議,還一直未曾通過,還在扯皮。

“陛下,九品中正不可取,我朝本在太祖高皇帝時期,便實行察舉製、舉孝廉以及考成法,陳大夫所言九品中正製,絕不可!”

楚國自從拿下青州之後,陳群所代表的世家就開始蠢蠢欲動,因為時代的局限性,九品中正製本來在丁羽還在官渡的時候,這些世家就拿出來,以此為契機開始鼓動袁耀集權中央,並放權世家,袁耀之前一直未曾明白,隻是覺得有些不妥,現在丁羽回來了,這個問題更不能讓他通過。

“太師,自漢末大亂造成人士流移,察舉製和舉孝廉給鄉閭評議帶來困難,考成法每年南陽、襄陽、江東子民又太少,此法利國利民。”

“陳長文!莫不要以為本太師不知爾等之想法!如今我大楚日漸安定,各地百姓雖有遷徙,但察舉與考成乃大楚之本。”

九品中正製,會讓楚國重新走上魏晉的老路,使得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時間一長,根據這些世家的尿性,評定士人品級隻論其門第而不論才能,九品中正製遂成為世族地主控製政權的工具,楚國是丁羽的心血,他是袁術的心血,決不能毀在這些世家手裏。

“太師,陳大夫所言極是,吾等又無私心,各地因為流民與遷徙問題,導致鄉閭舉薦人才十分困難,各地書院雖有庶民結業,但資質稂莠不齊,隻能為吏,難有可為官者,請陛下聖裁。”

“鄉閭舉薦困難但非不可舉薦,雖說漢末以來,人口遷徙導致舉賢困難,但如今大楚日漸安定,隻需時日便可恢複,不可不可!”

說白了,就是不行,你們再搞,我放大招了。

“太師!”

“陛下,自漢以來,漢庭皇帝皆有守陵之人,一來穩定地方,二來彰顯孝道,太祖高皇帝如今雖在南陽,但隻有軍士守陵,加之安息之地日漸生機,臣建議,嚴選家中資產達五十萬錢以上者三百戶,入太祖陵,守衛陵墓。”

你們九品中正,我就打擊你們,現在隻是五十萬錢,後麵三十萬,十萬的時候,你們就知道什麼是痛苦了,漢代不敢的政策我敢,漢代後期寵你們,楚國可不會寵你們,楚國的兵都是自己招募的,隻認虎符不認將軍,一切以漢律為基本格調,再慢慢修改。

“太師!此法乃殘民害士之法,陛下三思啊!”

“陛下三思!太師三思!”

三思你妹,丁羽現在臉上麵無表情的看向袁耀,袁耀也是麵無表情的看向下麵呼呼啦啦跪倒一片的人,此刻,袁耀明白了,這件事丁羽是對的,這才哪到哪,就這麼多人反對,不是自己的切身利益,他們絕對不會這樣,而且,九品中正製要不是利於他們,他們絕對不會這樣的圍攻太師,他的仲父。

“諸卿先起來。”

“謝陛下!”

隻是讓你們先起來,想什麼呢?謝?袁耀可不會讓你們高興的。

“漢朝以忠孝治天下,我大楚亦如此,太師剛才提到太祖高皇帝,朕心中悲痛,太祖高皇帝棄臣民而獨居南陽郊外,雖四時香火不斷,但仍有些偏僻。”

完犢子了!袁耀一張嘴,整個楚國朝堂就明白什麼意思了,但他們敢反抗麼?敢出言指責麼?不孝的罪名可是很大的。

“太祖高皇帝生前便喜愛熱鬧,又見不得庶民孤苦,朕亦如此,太師剛才所言,遷大戶而守太祖之陵,朕覺得甚好!一來大戶並不孤苦,二來有錢奢靡,若是太祖高皇帝見到此番情形,必於地下高興雀躍。”

完犢子...

“來人,傳朕口諭,選天下有司郡國內家中資產超五十萬錢者,送與朕處,朕要親自挑選。”

“陛下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