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團部進進出出的都是采購商、貿易商,來來往往的都是業務人員。即使是穿著軍裝的,來彙報的也都是生產、銷售、結賬等經營問題。軍事問題越來越少。
劉子龍看著成堆的大洋、金條,心裏越來越開心,但是內心的矛盾也在加劇。自己本來是希望靠生產經營來提高部隊戰鬥力的,怎麼逐漸成了以賺錢為主了?
而且部隊越來越腐敗了。軍官們的生活越來越奢侈不說,士兵們也是一門心思都是想著掙錢了。軍紀越來越渙散,很多人身體都開始發福了。
差不多了,有一定基礎了,要抓緊把生意和部隊割斷,否則再這麼下去,自己的心血就毀於一旦了。
生意停掉是不可能的。辦法就是開始走社會化招聘之路,從社會上招聘管理者、工人。雖然需要過程,但一開始做,就能逐漸完成這一步。
五十八團有錢了,首先從待遇就能體現出來。
而待遇的第一步就是軍餉的提升。每個月每名新兵的軍餉,在原有兩元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兩元錢的特別補助。劉子龍打算隨著經濟越來越好,給他們的補助逐漸增加到十塊錢。
士官及尉官的軍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卻沒有給校官增加軍餉。在劉子龍看來,軍閥軍隊,官兵差距太大,其中軍餉就是顯著代表。這種嚴重的不公平現象,會直接影響部隊戰鬥力。
然後是夥食。二戰期間有過西方專家測算,滿足每天基本作戰要求,最少需要1500克的食物。而劉子龍經過精心測算,也給普通步兵製定了相應的夥食標準。
主食:每天米或者麵1500克。
肉:一個月4斤。
魚:一個月2斤。
蔬菜:每天1300克。
豆製品:每天200克。
雞蛋:一個月40個。
油、糖、鹽、醬油、醋等都有供應。
這隻是最低夥食標準,根據作戰、訓練、過節等情況,還專門有增加。
而且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貪汙,除了經常性的夥食檢查,夥食委員會、士兵檢舉等都形成了製度。
劉子龍還特意命令每天早餐,必須給士兵一個煮雞蛋吃。這個雞蛋必須煮著吃!不能用其他任何烹飪方法替代!因為一旦用其他做法,就有可能被貪汙掉。
戰士們知道了團長的良苦用心後,給這個雞蛋起了個非常好聽的外號:愛兵蛋。
在此基礎上,劉子龍還盡量給部隊不定期的提供牛奶、糖果等食物,以此盡量提高士兵的身體素質與體能。
除了津貼、夥食外,其他待遇提高也是顯而易見的。
由於團裏有自己經營的煙廠、日化廠等,所以團裏每個人一個月可以領到三條香煙、一盒牙膏,而且從軍官到新兵一視同仁,都是一個標準。
軍裝是全軍統一下發的,自己製作不太合適,但這並不代表在其他方麵不能提高標準。
從軍內褲到秋衣秋褲、襯衣、到冬天的棉衣棉褲棉手套,到普通帆布布鞋到棉鞋,都提高了供應標準。毛巾也是半年發一條了。
待遇提升明顯,部隊士氣有了很大的提升,自然而然訓練成績也有了很大提升。乙種連也逐漸成為全訓練隊。
但是這些素質較差的士兵怎麼辦?那好辦,專門組建了一個生產營。這個營仍舊是保持部隊編製,大家還是軍人身份,而且日常訓練還堅持。但是他們依然維持生產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