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叛匪都撤走了,劉子龍站起來喊:“休息的差不多了,快下山去撿戰利品啊。誰也不許自己貪汙,必須上交。違令者斬!”
叛匪走得匆忙,遺留了很多物資。大家都歡呼著衝下山,如同打開盲盒般地收攏戰利品,是勝利時候最好的禮物。
當然槍支沒剩下什麼,但是子彈還有一些。剩下就是以生活物資為主了。
在繳獲的物資中,數量最多也最值錢的就是各種牲口馬匹。其中不少是昨天收縮陣地,被人家搶去的騎兵營的馬和自己團裏馱槍馱炮馱物資的牲口。
但是劉子龍最想找到的,是射擊自己的那些山炮!看著他們那匆忙撤離的樣子,也許山炮沒有帶走。所以他命令是必須給我先找炮!
果然,很快消息傳來,大炮在這裏!
四門大炮,整整齊齊排列在炮陣地上!是一個四炮連的全部裝備!包括炮車、挽具、甚至炮彈和觀瞄儀器都扔在那裏!
看來匆忙間,炮兵們都騎著馬逃走了。
劉子龍帶著幾名炮兵軍官,圍著這四門炮來回看,笑得合不攏嘴。
口徑和75毫米山炮差不多,但是炮管更長。
看看裏麵的膛線,還都在。
這個炮口徑和炮管長度對比,按照現代的稱呼應該叫做加農炮,但是當時的稱呼是野炮。
看了火炮上的銘牌,劉子龍興奮地叫了起來:“居然是老毛子的1902式76.2毫米野炮!”雖然這種炮非常古老,但是這種炮自己多少還有些了解。
他曾經在軍博見過這種炮。而且他的祖父親口對他說:“當年我剛從炮兵學校畢業,分配的部隊裝備的是76.2毫米加農炮。”
不過他祖父那種炮是神龍國的54式76.2毫米加農炮,是大名鼎鼎的ZIS-3 76.2毫米加農炮的仿製型,他們都是起源於眼前的這種炮。
劉子龍清楚的記得,這個型號的火炮,在神龍國那場艱難的衛國戰爭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他的改進型在老毛子的衛國戰爭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漢斯牛曾經評價它說: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加農炮!
這種炮作為19世紀的設計產物,卻使用了複進機,是管退炮。而腳盆雞與之對戰的三一年式野炮,還采取的是退架炮,射速、射程完全沒法跟它相提並論。
可以說是形成了代差的一款火炮。
劉子龍暗想:無論射程、射速、精準度還是穿甲能力,都夠將來打腳盆雞的了。
叛匪急匆匆地撤走,來不及帶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居然都不破壞!想想自己剛才連那點迫擊炮都舍不得給人家留下,自己不得不佩服:還是叛匪厚道啊,自己要努力的別像他們這樣厚道。
其實不帶走是肯定的,換誰也帶不走。這麼重的炮,歐洲重挽馬拉著還能跟上行軍隊伍。中國的馬,即使是西北地區的馬都拉不動。
除了閱兵時候短距離運輸炫耀下,一旦到實際行軍中準拉胯。
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一開始叛匪攻山的時候沒它的蹤影,直到後來它才出現的。
自己之前就想過購買野炮山炮的事情。但是除了經濟問題以外,還因為考慮到沒有適合行軍的挽馬一直沒下決心。這次人家送上門來了,再不要就要遭天譴了。
俗話說得好: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老天給的嘛,老天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