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安排妥當後,臨出發的時候,來醫院接傷愈病愈歸隊的戰士一起上路。
劉子龍到醫院門口時候,這些戰士們已經穿戴整齊、攜帶著個人行李,在此等候多時了。見到團長過來了,他們在一位同樣是傷愈歸隊的少校的組織下,立刻整隊敬禮,準備出發。
聽見外麵的動靜,醫院裏麵的人紛紛跑了出來。有醫護人員,也有還在醫院治療的傷兵。
醫院治療的傷兵流露出想返回前線的羨慕表情;能回去的傷兵一個個喜氣洋洋;唯獨這些醫護人員表情有些難過,一些女醫護人員眼眶都紅了。
周啟蘭和董梅過來跟劉子龍打招呼告別。董梅說:“他們好不容易九死一生活下來了,還負了傷,這傷還沒好利索。”
沒等他說完,周啟蘭就攔住了她的話:“祝劉團長此番作戰馬到成功,凱旋而歸。”
“謝謝。”劉子龍微笑著點點頭表示感謝。
緊接著周啟蘭又加了一句:“我欠你一頓飯,我這人不喜歡欠人情。”
劉子龍立刻明白了這話的含義,但是他沒有說放心吧之類的話,而是說:“烈士陵園也可以請我喝一杯。”
說完這話,劉子龍提高嗓門對所有人說道:“以身許國,好男兒當烈士陵園見!”
這話既是說給自己的部下鼓舞士氣用,也是說給所有送行人聽的。
周啟蘭眼眶泛紅,點了點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此時的五十八團經過補充了一部分傷愈歸隊的老兵,又從奉軍李長林旅長那裏補充了三百有戰鬥經驗的老兵。甚至劉子龍也打定了主意,等最關鍵或者最艱難的時候,把留在關內訓練的三百騎兵也抽調上來!
本來就抱定光複領土的決心,又有中外記者跟著,劉子龍決心一定要打好接下來的戰鬥。
現在那個國府團已經回歸了國府軍的建製。周次長和董秘書長又不傻,看得出來這個局麵,知道這個摻沙子的辦法已經沒有意義了。所以不但撤走了部隊,還給五十八團補齊了彈藥物資。
包括國府軍裝備體係內沒有的子彈和炮彈,董秘書長也給協調來了。還主動向劉子龍保證,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保障五十八團的後勤需要。
邱明認為,這既是說明了人家董秘書長識時務,也說明董梅沒少在她他父親麵前說好話。
萬事俱備,全團上下已經求戰心切了。
這次進軍已經看出來了分裂的端倪:分三路進軍,各自派係各成一路。劉子龍以僅僅一個團,在中路。而西北軍的騎兵單獨一路。最詭異的是國府軍也主動要求自己在一路。
看來國府軍是勝利在握啊。說白了,誰都想爭取第一個攻入昭布統。這可是名利雙收的好機會。
劉子龍知道,沒有人會記得你軍寨解圍如何巧妙,也沒有人記得你中央開花如何死戰不退,但是都會知道是誰第一個攻進叛軍的大本營,因為這才是平叛成功的標誌。
同時,昭布統是一座草原上的大城市,依山傍水,物產豐饒,居民眾多,商業繁華。如果膽量夠大,入城後縱兵劫掠一番,還能發筆洋財。
這種名利雙收的好事,對於任何一方勢力,都是那麼鮮翠欲滴、讓人垂涎三尺的存在。
其中最開心的是西北軍的部隊。他們在之前的戰鬥中損失最小,兵力也最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