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龍相信這些情報的準確性。
因為一來他相信這些年在邱明、周啟蘭領導下建立的情報係統;二來他作為穿越者,也對當時的國際形勢有所了解,知道腳盆雞也是外強中幹的貨。
這時候果然傳來了雙方再啟談判的消息。
但是這次聽到談判的消息,連少帥、李長林在內的這些人都不再輕易相信對方了。畢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而且談判的條件上,國府當局也礙於越來越高漲的民意,沒有絲毫的示弱與讓步。
有鑒於此,為了進一步鍛煉部隊,並且給談判提供更有利的幫助,劉子龍決定繼續發動對腳盆雞的小規模進攻作戰。
此時劉子龍的部隊擔任預備隊,所以沒有固定的防區,但這更給他進攻腳盆雞的部隊提供了方便。整條邊牆防線上,他可以在任意一點隨意出擊。
考慮到腳盆雞的情報能力也不弱,內部叛徒又多,劉子龍幹脆大張旗鼓地四處偵察。
反之搞秘密偵察,即使自己的部隊不會泄密,西北軍和東北軍的部隊也會把情報捅出去,幹脆不挑食,是有腳盆雞的陣地就去摸摸情況。
或者是秘密偵察,或者是大張旗鼓的搞一次佯攻。
用劉子龍的話講:這就好比孫猴子在朱紫國給國王看病,八百多味藥每個都要抓三斤,就是要讓禦醫摸不清藥方,結果管用的是白龍馬的馬尿。
至於最後選擇進攻的陣地,隻有劉子龍等極少數的人知道。
待到選擇進攻的時候,部隊在天黑後連夜開進,此時炮兵陣地早就選好了,對方陣地的各種參數也都測量完畢。
炮兵迅速構築陣地,步兵前進到預定位置潛伏。後半夜的時候突然間進行猛烈的炮火覆蓋,炮兵觀測人員和步兵在一起,同步修正參數、指示目標。
炮擊一結束,步兵立刻發動攻擊。步炮緊密結合,兵力往往是守軍的三四倍,天亮之前基本能拿下陣地。
更可氣的是,劉子龍的部隊並不堅守陣地,基本是攻取陣地後酌情防守,能守就守一下,不能守就幹脆早早把部隊撤回去,避免遭到過大的傷亡。
腳盆雞吃了幾次虧,也就相應的組織了機動部隊,哪裏遭到炮擊,哪裏就立刻派機動部隊進行增援。
劉子龍發現這一情況後,又改進了戰法,大部分時候隻炮擊、不出擊,這一下子又讓腳盆雞摸不到頭腦了。
甚至有的晚上多處陣地遭到炮擊,結果偏偏是沒有遭到炮擊的陣地突然被劉子龍的步兵以步兵火力給攻取了。
把陣地上的守軍殺光後,又調轉馬頭跑了。弄得腳盆雞直罵劉子龍的部隊是山賊土匪,不敢正麵對決。
腳盆雞一怒之下,也想出了個好辦法。就是你劉子龍的部隊在哪裏進攻我,白天我就進攻這個陣地的當麵神龍國部隊。
這種報複的手段,讓劉子龍更加感慨:無恥的民族永遠是這麼無恥。當年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哪裏殺了鬼子,小鬼子抓不到八路軍,就拿附近村莊的老百姓進行報複。這個手段不是如出一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