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經典伏擊戰(1 / 2)

這四十多人是鬼子派出來的搜索部隊。他們跑步前進,每隔五十米左右,便兩人為一組,向兩側的山坡爬去,對著反斜麵的山坡偵察一番後,再下山繼續前進。

這就這樣互相滾筒式搜索著向前前進。

張翀並沒有把部隊安排在兩側山坡上,而是安排在了距離山坡大約五百米距離的密林當中。

這就提到了一個打伏擊的問題。與大家印象中不同的是,其實打伏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家平時看電視,不論古代還是現代戰爭,找個兩側突出的高地一趴,就等著居高臨下伏擊敵人了。其實電視這麼演可以,但是如果真以為伏擊這麼簡單就能打,那就實在是很傻很天真了。

連你都知道可以在兩側布置伏擊部隊,人家身經百戰的職業軍人會不知道嗎?

就連這次張翀伏擊敵人,也是利用了敵人驕傲輕敵、不認真搜索的弱點的。敵人之所以如此馬虎簡單,是基於兩點原因:

第一,敵人驕橫,不認為這裏再有成建製的神龍國軍隊。就算有,也不敢伏擊自己。

第二,有大膽的資本。這條伏擊線路是條主幹道,也是敵人的主要運輸線。因此每隔大約三公裏的距離,就會布置一處哨卡,並且布置一個小隊駐守。小隊人數很多,大約有八十多人,配備有兩挺機槍和兩具擲彈筒。

兩個哨卡之間一旦有事,即使最遠的距離也才1500米,出來的援兵10分鍾內完全可以趕到。

張翀經過計算,再加上敵人集合整隊的時間,敵人最多十五分鍾就可以到達!因此,十五分鍾內必須解決戰鬥。

搜索部隊離開後,兩個小隊的戰士們跑步上了山,山上不可能預留任何工事,大家就趴在山頭等待敵人。

很快,消息樹放倒,敵人快過來了。

果然幾分鍾後,駛來五輛卡車和一輛轎車,車隊前後還各有一輛架著機槍的三輪摩托。

等敵人的車隊完全進入包圍圈之後,張翀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兩挺機槍瞄準一輛摩托車或轎車,第一輪掃射這六挺機槍就把兩輛摩托車和轎車打成了篩子。

轎車冒著白煙失控,側翻到了一邊的水溝裏麵。兩輛摩托車也失控撞到山坡,死了的敵人從上麵栽下來。

半自動步槍瞄準敵人的駕駛室猛烈射擊,衝鋒槍則對著卡車擔任押運的鬼子掃射。停下來的卡車,更成了擲彈筒的絕佳射擊目標。

在全部自動武器的掃射下,敵人幾乎沒有任何反抗就悉數被打倒,張翀把駁殼槍一揮,帶頭衝了下先去。

此時,敵人搜索分隊也向回打,與趕來擔任阻擊的那個小隊交火了。

張翀看了看手表,整個戰鬥隻持續了五分鍾,然後他命令一個小隊五分鍾內打掃完戰場撤出戰鬥,然後自己帶著另一個小隊和擔任預備隊的第四小隊趕去支援打阻擊的部隊。

雖然他有信心一個小隊阻擊戰對方四十多人,但是要必須快速擊敗對方撤出戰鬥,一旦被粘上就麻煩了。

五分鍾內戰士們隻能把槍支、彈藥、望遠鏡這些重要的軍用品拿走。再看車上裝的都是罐頭、清酒、香煙的一類物資, 於是大家匆忙胡亂裝了些罐頭、香煙,就撤出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