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後人解讀過去的曆史,即使是不太久的曆史、有自己祖父輩人還在世時期的曆史,也會有失偏頗,甚至是嚴重誤判。
很多人是覺得曆史資料有問題,其實是我們自身的思維方式有問題。把現在自己的知識認知和生活環境不自覺地帶入進去,從而具有了不切實際的上帝視角。
就拿當時的敵我雙方而言,不是比誰更強,某種程度上是比誰更弱。即使強如腳盆雞的軍隊,也是如此。
劉子龍集中了7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400多門,對整個114師團的防禦陣地進行了7到20分鍾的猛烈炮火準備。
炮擊是以火箭炮的傾盆彈雨開始的。
此時劉子龍的部隊已經列裝了自行研製的102毫米和130毫米兩種口徑的火箭炮,分別采用自產的“漢北”和“天馬”兩種卡車作為底盤,具有很強的機動能力。
兩種火箭炮頭一天晚上即進入了陣地,經過一夜的偽裝後,在腳盆雞的眼皮底下度過了整個白天,沒有被對方的偵察係統所發覺。
天一黑,火箭炮兵們撤去偽裝,進行發射前的準備工作。20時,開始裝填炮彈。
130毫米口徑的火箭彈是非常巨大的,每一發炮彈的裝填,都需要全炮班的人一起動手。就這樣,當發射架上的八發炮彈裝填完畢的時候,大家也累得夠嗆。
21時,打擊命令下達。已經做完一切射擊準備的火箭炮營,開始了集團射擊。
一個裝備“風暴”130毫米火箭炮的火箭炮營,裝備有18門火箭炮。一次齊射就可以打出144發大口徑高爆彈,隻一輪打擊,幾乎就可以摧毀一個簡易的連級陣地。
拖著長長尾火的火箭彈,在夜空中分外明亮,猶如一條條火龍般成群劃過天際,讓雙方士兵都驚得目瞪口呆。
火箭炮射擊完畢後,是各種身管火炮的射擊。150毫米口徑的榴彈炮、迫擊炮打出的炮彈,砸塌了一個又一個的防炮洞,即使是使用了水泥、鋼筋材料的工事也擋不住它們的直接命中。
前沿陣地上的37毫米戰防炮、九二式步兵炮更是在近距離采用直瞄射擊的方式,對著對方陣地上的明暗堡壘逐個強拆。
20分鍾後,整個戰場歸於寂靜。
腳盆雞開始組織進行戰場救護。慘烈的景象讓幸存下來的人目瞪口呆、不忍直視。雖然進入華北以來的一年,很多人經曆過傷亡慘重的血戰,但那基本都是槍戰為主造成的。
黑夜中絆倒自己的也許是一個模糊的頭顱、也許是一條大腿,總之幾乎沒有一具完整的屍體,到處都是殘缺不全的人體組織。
即使是自詡身經百戰的老兵,也難免不覺得膽戰心驚。
在中隊長、小隊長們的驅使下,士兵們進入陣地,修複工事,準備抗擊劉子龍部隊步兵的進攻。
後方已經跟很多陣地聯係不上了,猛烈的炮擊造成了電話線幾乎全部中斷。同時電台也遭到了強烈的幹擾,如何呼叫都沒有應答。
其實後方也落了炮彈,不少的炮兵陣地、二線陣地、庫房、兵營等都被炮彈命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傷亡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