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野戰師團級陣地防禦(1 / 2)

這兩個師作為主力部隊,主要軍事主官及參謀人員,都是從戰鬥中成長起來的,並且接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具有很強的專業能力和作戰經驗。

這樣一來,他們也許不會有什麼神來之筆,但是卻保證了下限很高,不會犯太大的錯誤。

第三師抗擊第211聯隊的進攻戰鬥,就帶有很強的科班出身色彩。

第三師進入阻擊地域後並沒有太長的準備時間,隻能是倉促構築野戰工事。

本著集中力量扼守主要方向的原則,第三師將其最為完整的第七團擺在了迎敵正麵,同時加強炮兵配屬。

第九團(欠一個營)負責掩護其側翼,防止敵人滲透或者包抄;

第八團(僅有一個營在手裏)和騎兵營擔任師屬預備隊。

這個部署有個問題,就是縱深太淺。按照要求,應該是部署兩個縱深梯隊,但是沒辦法,看上去是一個師,但其實隻有滿打滿算兩個團不說,還因為這段時間的戰鬥,各連隊都不滿員。

如果部署兩個梯隊,就會麵臨第一梯隊兵力火力不夠集中;要是兩個團分別擔任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任務,那麼側翼掩護部隊和預備隊就又不夠用了。

好在鬼子的兵力也不是很多,而且缺乏坦克,貫穿能力也很差,留夠預備隊,防線被突破後也能夠及時堵住。

為了加強第七團的防禦力量,第三師將師屬山炮營(十二門75毫米山炮)、迫擊炮營(十二門120毫米迫擊炮)和一個37毫米戰防炮連(6門)加強給他。

而軍區則從從沿河城的圍城部隊中調撥了一個102毫米火箭炮營給三師,作為師屬炮兵群。

由於手頭就這點炮兵,所以師山炮營、迫擊炮營采取了分散部署、集火射擊的原則進行了配置,四個連間隔都在一千米以上,並都構築了兩個預備陣地,方便進行隨時轉移。

營指揮所與各陣地都采用深埋於地下的電話線進行溝通,確保通訊暢通。。

戰防炮連的6門戰防炮,部署在步兵主陣地之後,主要承擔直射壓製敵人火力點的任務(211聯隊沒有坦克。)

除了炮兵和步兵、工程兵外,此次防禦戰還得到了航空兵的加強。

根據約定,航空兵除了提供空中掩護外,還將負責攻擊敵人的後續梯隊、炮兵陣地和運輸線,甚至關鍵時刻直接支援堅守分隊的戰鬥。

此次第三師對於地形的選擇,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由小山包和村落構成,正擋在敵人的增援必經之路上。如果敵人繞道,攜帶有火炮的大部隊將至少要多用三天時間。

所以敵人是不可能不從這裏攻擊一下試試的。

擔任防禦重點的七團,以第一營堅守防禦區內的製高點543.3高地為必須堅守的要點,而第一營則在周邊選擇了兩個支撐點作為營堅守要點,並各派一個加強排堅守。

第二營、第三營則分別進入村莊或者其他小山包進行構築工事。

整個防禦陣地的布置,突出了重點防禦,同時兼顧了次要防禦;各防禦要點互相依托,互相策應,有的能夠直接聯係,達到了火力上的相互支援和協同,或者在戰術上能夠互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