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了敵人的巢穴後,排裏覺得關係重大,遂向附近支援連隊求助。
考慮到對洞內情況不明,經過慎重討論後,決定由該排繼續在水源地埋伏,伏擊來取水的鬼子,從而減輕對洞內攻擊的壓力;
支援連則負責對洞內敵人的攻擊,同時支援一挺重機槍給該排使用;該排則將配屬的火焰噴射器增強給支援連,進行攻洞使用。
雙方分配任務後,各自設伏等待。
當天晚上,沒見到敵人出洞活動;接下來兩天,還是沒有。
大家有點著急了,會不會發現我們,轉移了?
但是無論如何,也要耐心等待。白天撤回去休息,晚上則繼續來此設伏。
時間來到第四天晚上,敵人終於又來打水了!
還是八個人,扛著背著盛水的器具,出現在了大家視野中。
好在大家都打伏擊習慣了,不至於緊張。默默地看著他們進入了伏擊圈。
有人問排長:“現在開槍還是讓他們狗日的喝點水再開槍?”
“咱們國家的水,他們狗日的有什麼資格喝?”排長答道。
“那就等他們喝第一口時候開槍!”
“憑什麼汙染咱們的水?現在就開槍!”排長還真是犀利之人。
說打就打,大家都是殺人的老手。
重機槍立刻響了起來,第一個點射就把最後的鬼子打倒在地。
同時輕機槍和衝鋒槍也響了,八個鬼子根本來不及隱蔽,就全部中彈倒地。
聽到這邊打響了,支援連的攻洞行動立刻同時展開。不能再晚了,再晚也許敵人就從別的洞口溜走了。
山洞在懸崖上三米高的距離,隻有一尺寬的小路能夠上去。而且洞口也被用石頭擋住了,無論從隱蔽性還是防禦性來講,都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好在支援連有所準備。
炸藥包用繩索從山頂垂了下來,一下子就將門口堆放的石塊炸得四散開來。
石頭一落地,兩個催淚瓦斯罐就被扔進了洞口,煙霧一彌漫起來,戴著防毒麵具、扛著巴祖卡的戰士就第一個順著羊腸小道登山而上,對準山洞裏麵就發射了一發火箭彈!
火箭彈主要是清理洞內的殘敵,給火焰噴射器發射創造安全條件。
他下去後,噴火兵背噴火器爬上去,對著洞裏麵就射出了火蛇。
巨大的火焰很快從洞裏蔓延出來,甚至將噴火兵的衣服、防毒麵具都點燃了!嚇得他趕緊從上麵跳了下來,把著火的麵具、衣服都脫掉,其他戰友則往他臉上身上潑水,幫助其降溫。
眼看火勢小了,第二組火焰噴射器繼續射擊,讓火焰再次燃燒起來。
天亮了,兩個搜索小組進洞,發現洞口有一具燒焦的屍體;洞裏麵最深處,則有兩具完好、但是非常猙獰的屍體,死者的死亡肯定非常痛苦,很可能是大火耗盡了洞內的氧氣,二人窒息而死。
門口那具屍體,應該是擔任警戒的鬼子,沒來得及逃跑,就被燒成了焦炭。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又斃敵一百多人,俘虜三十多人。
到了六月底,再也沒有發現該地有殘敵活動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