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新梅和廖建英來自同一個地方,她們還是同學,今年剛好17歲高中畢業。看見很多的同學都下鄉去了,也頭腦一熱跟著下鄉去建設農村,還堅持要到最窮最苦的地方來。
另一個高個子的18歲女孩叫謝華英,家條件好像也不怎麼好。人比較沉默寡言,不主動與人打招呼,比較被動。
還有一個叫王磊的15歲大男孩兒,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來的。整個人嘰嘰喳喳的,看到什麼都覺得新鮮,問個不停。就像不知道疲倦似的,吵得大隊長腦仁疼。
大隊長清了清嗓子:“呃,這個,人到齊了之後啊,我們現在要抓緊時間回去,不然到天黑了,我們都還到不了家。我們的生產隊是靠著大山,天黑了會有野獸出沒,所以呢我們要抓緊時間。”
眾人一聽也趕緊拎著自己的行李跟著大隊長後麵去坐公交車,等到鎮上的時候天都快黑了。從鎮上到生產隊還有一個小時的路程。
鄧新梅和廖建英兩個人的行李最多,半路上都快哭了,隊長叔看不過一眼,幫他們拎了一個。蘭薇也幫她們拿了一個小的,其他三人背著行李也吭哧吭哧的跟在後麵,好在這一路上倒還安全,到了生產隊已經徹底黑盡了。
生產隊的社員們都沒有睡覺,全部都圍在村口圍觀新來的知青。看到有三個姑娘的時候,眾人眼睛都亮了,多水靈的姑娘啊!要是能變成自家的兒媳婦該多好啊!
單身漢們更覺得躁動不已,三個女同誌啊!要是有一個看上自己的話……不行,明天開始要好好表現。
大隊長以為知青下鄉隻是是暫時的,所以並沒有建什麼知青點,將人往社員家裏安排。兩個男知青就安排到了單身漢家裏,而女知青大家更是搶著要,都想著近水樓台先得月,萬一和自家的兒子看對眼了呢。這可讓鄧新梅和廖建英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誰說女知青不受歡迎的呢?你看看這裏的鄉親們有多熱情……但是她們兩個好得跟穿一條褲子似的,死活要在同一家,這讓很多社員打起了退堂鼓,能騰出一個人的位置已是極限的,家裏再多兩個人顯得特別擁擠了 ,一時間有些進退兩難。
但也偏偏有不怕的,葛海玲家就有幾個兒子單著呢,所以她拚命的擠到前麵來,要求把人帶到她們家去,她家住得下。兩個女知青不知具體情況,聽說她家能住下也跟著就去了。
好在蘭薇的竹棚子太小了,不然非得給她也塞人進去。
第二天一大早兩個女知青鬧了起來,她們沒想到葛海玲家這麼窮,強烈要求換地方。
大隊長很頭疼放出話來,她們自己去選,隻要別人也願意,他沒意見。結果兩人轉了一大圈,看著大家都差不多的房子,這才消停了。
可等到正式上工後,兩人又哭得稀裏嘩啦的,覺得這裏太苦了,吵著鬧著要回去。隊長也麻木了,他比誰都想將她們送走。
拔草淨拔麥苗,草給你留在地裏,還喊著腰酸背痛。又給安排去鋤地,結果隻顧著聊天的兩人把前麵帶她們的陳七嬸屁股給鋤了,流了老多血,賠了十塊錢不說,現在陳七嬸還在床上趴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