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航運公司的客貨輪載著百姓陸續返港,楚清下令打開儲備倉庫提供應急補給,各級管理部門正在逐步恢複運作。

幸好此時正值秋季,太溪自治領的海水稻等作物在戰事掀起之前就已經完成收割,否則搞不好要鬧一場饑荒。

通州和禾興的東櫻軍隊已經離開,楚清與劉豐商議之後又與李和聯絡,最終決定將通州交由延陵自治領管轄,禾興群島則劃歸楚清。

李和已經被楚清從申浦調派去了禾興群島安撫百姓、接收各項資產。

鑒於目前形勢,太溪航運公司劃撥了700名水手給太溪海軍進行重建,算上剛剛招收的200多新兵和從申浦解救的600多名俘虜,新的太溪海軍逐漸有了一個雛形。

寰泰號和飛鯨號已回歸太溪海軍序列,不過現在的楚清已經對她們不大看的上眼了,統統劃為練習艦,供海軍新兵進行基礎訓練。

那艘伯明翰級輕巡繼承了原太溪海軍巡洋艦伏波號的艦名,由原伏波號的艦長柳鶴指揮。

當然,為了快速形成戰鬥力,智腦的共振增幅場還是開著的,隻是考慮到人數增多,時空點數消耗隨之增大,楚清隻開了150倍增幅。

溪虞島是太溪群島煤礦所在地,下方含煤層內的煤礦儲量僅次於滄東北部的彭淮群島,兩個礦井年產煤礦20萬噸,並不算什麼大礦,卻是附近自治領最主要的廉價煤炭來源。

太溪出產的煤炭一噸售價5-6兩白銀,而購買一噸洋州公國或者彭淮群島出產的煤炭則需要8兩以上的白銀。

隻是對於即將大力發展海軍的楚清來說,這點煤產量並不足以支撐消耗,光裝滿太溪號的煤倉就要3000噸煤炭,那些個遠洋貨輪更是吃煤大戶。

為了避免被人卡住能源脖子,楚清覺得有必要擴大煤炭的開采量,再增開一個礦洞,於是在時空商城裏兌換出一套采礦設備,裝進一條從申浦獲得的貨輪裏再將其交給礦務局的負責人。

根據智腦的測算結果,這套設備投入運轉之後至少能讓煤礦的年產量翻個翻。

.................................

“嗯......在這裏建造大型幹船塢的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軍械總監徐仲虎跟隨楚清來到震澤島上,考察未來太溪造船基地的選址,已經有工人在此準備開挖的前期工作,得益於之前修造千噸級船台的經驗,這方麵不需要楚清過多操心。

震澤島靠近震澤海盆,水深超過20米,海麵開闊,附近又有溪虞煤礦為艦船及各種工程機械提供煤炭,是極好的造船廠選址地點,之前那個1000噸級的船台就選擇在這裏。

楚清選購了一套1910年水平的造船設備,同樣拖了條貨輪,借口說是在申浦群島內發現的造船相關設備,掩飾掉時空商城的存在。

“有時空商城的輔助,一年半應該就能完成這座200米級船塢的修造工作”

.......................

鯨陵群島,一個龐大的身影靜靜地停泊在三麵環山的碼頭邊,與其他港口隨處可見的鷗鳴聲、汽笛聲與喧嘩不同,這裏防守嚴密,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到處都有持槍衛兵站崗,驅逐無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