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由良’艦長的電報:我艦已戰至最後一刻,陛下萬歲!”
“‘名取’、‘五十鈴’報告即將與敵戰巡分隊接戰!”
“長門”號的電訊兵將一份份電文送到參謀們麵前,讓他們得以了解前線的狀況,而無論是航海艦橋還是海圖室裏,氣氛都十分緊張焦灼,“由良”距離東櫻海軍本隊直線距離約為60海裏,如果雙方均為全速前進,那麼兩個小時以內東櫻海軍本隊就將會與滄東海軍的戰巡接觸。
“司令長官,我們是否要派出一水戰與二水戰支援財部少將!”
“不,不要這麼快暴露一、二水戰的存在。”
咬著牙搖了搖頭,東鄉平八郎最終還是否決了參謀對於出動兩支水雷戰隊打擊滄東戰巡的提議。
這兩支由東櫻海軍最新銳的巡洋艦與驅逐艦組成的雷擊分隊,總價值足以持平甚至超過此前被呂宋岸防設施所摧毀的6艘超無畏戰巡,如此秘密武器當然要留下來對付滄東的主力艦隊。
按照東櫻海軍部的規劃,一個水雷戰隊將會擁有一艘高航速的輕巡洋艦擔任領艦,下轄四個驅逐隊,每個分隊則各擁有四艘驅逐艦,一個滿編的水雷戰隊將會擁有16艘驅逐艦與一艘重雷擊兵裝的輕巡洋艦,但規劃是美好的,實際上以東櫻海軍的實力與東櫻帝國的艦船產能很難做到這種理想配置,兩個組建的水雷戰隊在艦船編製上實際各有取舍。
高速航行的IJN一代目磯風級驅逐艦
第一水雷戰隊由天龍級巡洋艦“天龍”擔任領艦,統帥三個驅逐隊,即由三艘睦月級組成的第9驅逐隊、由3艘磯風級組成第10驅逐隊、由3艘浦風型組成的第5驅逐隊,由於驅逐艦編製不足,特地又增派了由天龍級拆除中部主炮、改裝兩座魚雷發射管的“龍田”號。
而第二水雷戰隊的旗艦則是東櫻海軍中最先進的夕張級輕巡,下轄的四個驅逐隊除去裝備海風型的第5驅逐隊僅有三艘驅逐艦外,剩餘的三個驅逐隊均為滿編,不過型號是較為老舊的神風級,排水量僅僅300餘噸,頂多算是大型魚雷艇。
1911年的長崎三菱船廠內,海風級二號艦【山風】正在做著下水前的準備工作
神風級初霜號,服役之日距今已有約兩個甲子,照片存世量少
610毫米口徑的“特型魚雷”體積龐大,其發射裝置的重量也遠超此前的533毫米與450毫米魚雷,即使對比睦月級原配的型號也是“遙遙領先”,因此東櫻海軍隻將它們配備給排水量較大的夕張號輕巡、兩艘天龍級輕巡和三艘睦月級驅逐艦。由英倫海軍為東櫻帝國建造的浦風型則獲得了由“睦月”們拆卸下來的原裝610毫米魚雷,磯風級與海風級則隻是將原本的450毫米魚雷管更換為了533毫米的型號。
而神風級由於身板太輕,無法搭載更大口徑魚雷,東櫻海軍艦政本部集合了眾多造艦專家商議之後也隻能無奈的承認“如果再增加雷擊兵裝,這幾艘驅逐艦恐怕就隻能在風平浪靜的近海和內河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