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超過2500攝氏度的高溫下,連造船用的鋼鐵都會被迅速融化,倘若是深層艙室倒還好些,因為鋁熱反應持續時間並不會太長,但在露天甲板上的人員和裝備就遭了秧,驅逐艦狹小的甲板根本無處躲藏,一旦被熾熱的鋁熱劑碰上,接觸部位燒傷脫水是免不了的,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這種偏重針對裝備的彈藥不會像白磷彈那樣粘著皮膚不放。

而驅逐艦上層建築輕薄的結構鋼一旦遇上這些鋁熱劑就像黃油遇上熱刀,但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問題。最大的隱患的還是那些使用氧氣的“特型魚雷”!它們本就是易燃易爆的危險品,一旦周遭落下了這種“煙花”,那僅有薄鋼板或是發射管包裹的它們產生殉爆隻不過是時間問題!

果然,在致命的煙花消散之後不久,東櫻雷擊編隊之中便有足足6艘戰艦被巨大的亮黃色光團吞沒,而搭載氧氣魚雷的艦艇就占據其中的5艘,殉爆時動靜最為浩大的還要數那條拆除主炮改裝魚雷的“龍田”,艦體中部的氧氣魚雷殉爆後就將艦橋和主桅杆炸的粉碎,而後部主炮的彈藥庫爆炸更是波及全艦,連鎖反應之下全艦沒剩下一個活口。

唯一的幸存者是鈴木貫太郎坐鎮的“天龍”——————而即使是幸運的“天龍”,也因為艦尾炮位發射藥的爆燃而喪失了動力。可以說,天柱使用鋁熱炮彈進行一次覆蓋齊射,就讓兩支水雷戰隊剩下的艦艇基本失去了作戰能力。

“那是什麼?!”

絢麗的視覺效果讓戰巡分隊的瞭望兵目瞪口呆,他從沒見過有哪種彈藥能夠呈現出如此的打擊效果,而“羅霄”號的參謀軍官們也被這種富含暴力美學的恐怖武器所折服了。

“開火的是‘天柱’,那發射的就應當是那種軍械局新試製的對地打擊彈藥了.......”

劉豐也不禁向前一步,背手沉聲吟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沒錯,完成這一次打擊的正是“天柱”號裝備的410毫米定時空爆鋁熱劑炮彈,這些炮彈的鋁熱配方改用鋁粉、鎂粉、氧化銅和氧化錳粉末以提升燃燒產生的熱量,並將其填充入三氧化二鐵為外殼的“子彈”中,在擬合計算模塊加持之下,10枚裝填了熱劑的410毫米炮彈在恰到好處的位置完成空爆,一個個塞滿鋁熱劑的燃燒單元便蓋了整片海域。

這原本隻是對地打擊使用的彈藥,並對人員更多的是驅趕而非殺傷作用,倘若用其攻擊戰巡與戰列艦,效果可能還不如常規的高爆炮彈,誰知多番因素綜合之下,創造出了這樣一個適合鋁熱炮彈的特定戰場環境,讓這些東櫻水兵在去見天照大神之前還看上了一場美麗妖豔的煙火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