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小爺爺
小爺爺坐下來,問方言:“你是想打聽什麼事?”
方言從包裏拿出梅城地圖,遞給小爺爺,小爺爺拿在手裏看著,方言歉意地說:
“不好意思,這個是網上找到,打印出來的,可能不是很清楚。”
“看得清,看得清,我是屬貓頭鷹的,眼睛好得很。”小爺爺把手有力地一揮,和方言說。
方言心裏一樂,感覺這個老頭倒是好打交道,他問:“小爺爺知不知道,原來有個梅城針織廠?”
“曉得,這個怎麼可能不曉得。”小爺爺說著轉過身,衝著門外大吼一聲:“短命逼(匹),給我拿支筆進來!”
方言一聽這話,不僅莞爾,他知道梅城老一輩的習俗,叫小輩的時候,叫得越賤越難聽,對小輩越吉利,身體會越健壯,連自己的父母叫小孩也是這樣,他們叫男孩叫“短命鬼”、“取債鬼”,叫女孩叫“短命逼(匹)”、“婊子頭”。
方言那個時候剛到梅城,聽到他們這麼叫,嚇了一跳,還以為是在罵人,後來才知道是習俗。
方言趕緊從包裏拿出筆,和小爺爺說:“我這裏有。”
小爺爺衝著門又吼了一聲:“弗要了,有了!”
小爺爺拿起筆,在東門街的頭上畫了一個圈,和方言說:
“梅城針織廠就在這裏,大壩腳,它的這邊是煤餅廠,這邊是區測隊,區測隊搬走之後,梅城低壓電器廠搬去了那裏。這裏,看到沒有,東湖邊上,原來是一大片菜地,我們經常去那裏偷黃瓜吃……哎哎,你是要問什麼時候?我想起來了,梅城針織廠有兩個地方。”
方言說:“八八年。”
“八八年?”小爺爺擺了一下手,“你等一下,八八年我要好好交想一想。”
小爺爺頭低下去,想了一會,抬起頭來的時候,和方言說,同時拿起筆在地圖上比劃:
“我想起來了,我敢保證,八八年的時候,梅城針織廠已經不在大壩腳,而是在這裏。”
小爺爺的筆尖,停在正大街和西門街總府街交彙的那個十字街頭,正大街的對麵,往上走就是府前街,府前街走到頭,小爺爺用筆尖在地圖上點著:
“八八年梅城針織廠搬到這裏來了,大壩腳那裏要造房子,他們搬到了這裏,這裏原來是冶校,冶校搬走了。”
“冶校?”方言問。
“ZJ省冶金專科學校,搬去了嘉興,就是現在的嘉興學院。冶校在這裏的時候,裏麵有好幾個老師,和我們一起玩一起摳魚的,我很清楚。冶校是八五年開始搬的,八七年全部搬完了,整個學校空在那裏,梅城針織廠就搬了過去。”
方言笑了起來:“小爺爺你還真是活字典,一清二楚。”
小爺爺得意地笑笑:“年輕的時候好玩,整天沒有事情,早上去單位報個到,就出來了,騎著車到處亂轉,朋友也多。”
“小爺爺那個時候在哪個單位?”方言問。
“新表,新安江電表廠,那個時候,廠裏麵不行了,沒效益也沒有什麼活幹,大家都在玩。”小爺爺說著想起來了,“對了,梅城針織廠,那個時候已經沒有針織機,不做針織了,都是縫紉機,做針織做不過桐鄉人,改做服裝了。”
“小爺爺那個時候,經常去梅城針織廠?”方言問。
“不常去,去過幾次,去也是順便去,他們不是在冶校嗎,冶校有個操場,我們那個時候經常去踢足球,踢累了,就到邊上針織廠裏去玩玩。操場邊上,就是原來冶校的教學樓,針織廠的車間,就在教學樓裏,原來的一間間教室,變成他們的一個個車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