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落瓷的前半生(2 / 2)

在落瓷的記憶裏,她所到之處總會引得大人們誇讚,一來是誇這女娃長得好看,二來是誇獎這孩子學習成績永遠在學校名列前茅。不知道是不是由於自己把自己送到學校裏這個緣故,小落瓷在學習上一直很努力,每次考試都拿到前幾名的成績。鄉野裏娛樂設施比較少,拉家常話八卦自然就成了成本最低又易得到的娛樂方式,隨處可見三五成群的鄉裏人或那把瓜子揣著手或席地而坐在傳播小道消息,例如張家的兒子離婚了,李家的狗子被偷走了,隔壁老王又摸黑翻牆去了劉家寡婦院子裏……諸如此類的消息傳播的比每天的新聞聯播都快,那落瓷這個小姑娘在學校裏的事跡自然一傳十,十傳百,傳得遠近小有名氣。如果拿現在的明星效應來說,那此時的小落瓷大概算是個小童星了,不管走在哪裏總有一群目光盯著她,並且議論紛紛。

對於這種眼神的注視,小落瓷一開始覺得坐立難安,時常恐懼出現在人前,後來年齡稍微大一些,對這些注目禮也就習以為常了,不對上那些眼神就是沒發覺、不存在,直接忽視掉就可以了。

終於可以上高中了,寄宿學校一個月回家一次。雖說初中也是寄宿,但那時候是在鎮上,離家近,一周回家一次,不覺得自己擺脫了小學時的處境。高中就不一樣了,離家那麼遠,一個月回一次,瞬間覺得世界都寬闊了許多。從初中起,小落瓷就迷上了《紅樓夢》,反反複複看了好多遍,高中順勢選擇了文科,想著以後大學讀個自己喜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喜歡讀書不喜歡熱鬧,又內向憂鬱獨來獨往,所以整個初高中時期落瓷都沒有幾個好朋友。

轉眼間高考結束,家裏人都是文盲,學習方麵給不了任何建議和指導,後來高考報誌願也是自己一個人稀裏糊塗選學校選專業,陰差陽錯中並沒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漢語言文學。和很多人一樣,落瓷選擇了遠離家鄉的學校,目的就是想要脫離自小生活的環境,她再也不想做那些大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了,雖說一直生活在誇讚聲裏,可是不能隨心所欲做個小孩子讓她內心糾結又煎熬。她不想處處都要按照周圍他人的期待來行事,她不想時刻約束自己依別人喜歡的方式行動和言語,那種不自覺的自我限製的日子她受夠來,以至於快要抑鬱快要發狂,陽光型抑鬱症患者,說的就是她自己。

再後來,在大家熟悉她的家鄉小鎮,她表現的中規中矩,是街坊鄰裏誇讚的乖巧又靈氣的才女;在自顧不暇、不關注他人的燈紅酒綠的城市裏,她奉行著我行我素,個性張揚卻嚴守道德的酷女孩兒。

選大學、談戀愛、分手、工作、考研、再工作……直至遇到杜辰。自此,她明白了一個道理,即這是個資源交換的世界,用你現有的資源去換取你想得到的東西。情意是沒有用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僅僅就是利益交換的關係?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到後來的不理會也不置可否,再到現在的成為交換的其中一個,她骨子裏對自己又愛又恨,她又成了小時候那個自我拉扯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