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目標的理論上講,普朗克尺度對於人類而言就是最小的尺度。
但它並不是宇宙的最小的尺度。
宇宙裏肯定還存在著比普朗克尺度更小的物體,隻是以人類的技術手段無法觀測到它們的存在。
綜上所述,A選項明顯是錯誤的。
趙小雲隨即把目光看向B選項。
電子是質量最輕的粒子嗎?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物體的體積越小,那麼它的質量也會越小,但也不一定。
比如說:誇克是已知的最小的粒子,它比電子還小。
但誇克的質量卻沒有電子輕。
誇克的質量為5.575*10^-30千克,而電子的質量卻隻有9.10956×10⁻³¹千克。
但電子卻不是最輕的粒子,有一種粒子比它的質量還輕,那就是中微子。
中微子的質量有多輕呢?
直至今日,人類還是沒有精確地測量到中微子的實際質量,因為它實在太輕了。
起初,人類甚至以為中微子沒有質量,因為它的運動速度非常快,幾乎跟光速一樣快。
中微子不帶電,它與其他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幾乎可以穿透任何物質。
正因為如此,因此中微子有時被科學家稱為“宇宙幽靈”。
由於中微子的質量非常小,因此它的運動速度非常接近光速,達到了光速的99.999%以上。
很顯然,電子並不是質量最小的粒子,中微子才是。
那麼B選項自然就是錯的。
來看看C選項。
我們都知道: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其運動速度都無法達到光速。
光速是宇宙裏物質運動速度的極限。
但這並不意味著宇宙裏就沒有超光速現象了。
目前已經被證實的超光速現象有:宇宙膨脹、量子糾纏。
雖然以上現象屬於超光速現象,但這並不違背相對論。
相對論隻是說:信息的傳播速度不能超越光速。
而空間是沒有質量的,量子糾纏也不傳播信息。
既然不傳遞信息,自然也就不受光速的限製。
根據科學家的最新研究: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2億歲。
但宇宙的直徑卻有930億光年(可觀測宇宙)。
這充分說明了:空間膨脹的速度是可以超越光速的。
再來說說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的意思是:當兩個或多個量子係統處於一種相互關聯的狀態時,無論它們在宇宙裏相隔了多遠,隻要其中一個量子的狀態發生了變化,那麼另一個量子的狀態也會隨之變化。
這種變化是瞬間的,沒有速度可言。
既然沒有速度,那當然就是超光速。
網上有傳言稱:量子糾纏推翻了相對論。
這種說法顯然是錯誤的。
因為相對論隻是限製了因果的速度、信息的速度,並沒有限製別的速度。
在量子糾纏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生信息傳遞,所以即使它超過了光速,但也不違反相對論。
更不存在什麼“推翻相對論”之類的說法。
但不管怎麼說,宇宙裏當然存在超光速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