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是漁民們最害怕的動物之一。
鯊魚因其龐大的體型以及強大的撕扯能力,因而成為了海上霸王。
一隻成年的大白鯊的體長可以達到6米,體重為兩噸。
此前,有很多人以為鯊魚的咬合力應該很強。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經過科學家的測試,大白鯊的咬合力僅僅隻有301公斤。
甚至還沒有雄獅高。
這個測試結果讓很多人都感到意外。
畢竟鯊魚可是“海中之狼”。
雖然咬合力很低,但這並不意味著鯊魚的威脅很小。
鯊魚的牙齒結構跟刀片一樣,再加上巨大的體型,因此鯊魚不需要太大的咬力。
它們可以憑借著牙齒的切割力輕易將獵物的身體“切成”兩半。
世界上咬力最大的動物是鱷魚。
而個體最大的鱷魚是灣鱷。
灣鱷的咬合力可以達到1900公斤以上,是大白鯊的好幾倍。
綜上所述,B選項是錯誤的。
下一刻,趙小雲把目光投向了D選項。
(森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森蚺的最長記錄為16米長,重達290公斤。)
眾所周知,蟒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蛇,而森蚺又是蟒蛇的種類裏體型最大的品種。
成年森蚺的體長可以達到9米以上,很少有超過10米的個體。
網上經常有傳言稱:某地方發現了十多米二十多米長的蟒蛇。
這些都是虛構的。
有的媒體在發布有關蟒蛇的文章時,沒有進行單位換算,把20“英尺”當成20“米”發了出來。
這就很容易誤導大眾。
世界上有關森蚺的最長記錄為10米長,體重可達225公斤。
從來沒有16米的記錄。
網上那種有關16米的傳言都是虛構的。
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蛇名叫“泰坦巨蟒”。
這種蛇生活在史前時期。
它們可以長到15米以上,體重超過1噸。
不過,泰坦巨蟒早在58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
所以,D選項也是錯誤的。
那麼就隻剩下C選項了。
(幼年期的黃鱔均為雌性)
小黃鱔真的全是母鱔嗎?
這聽起來仿佛非常魔幻,可事實就是如此。
此刻,趙小雲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他上初中時,班上有位同學叫“張十三”。
張十三在自家的魚塘裏養了幾百隻小黃鱔。
等這些小黃鱔長大後,本以為來年可以得到幾千隻黃鱔幼崽。
誰知,一年過去了,池塘裏的黃鱔數量卻並沒有增多,一隻黃鱔的幼苗都看不到。
張十三感覺很奇怪。
池塘裏的黃鱔這麼多,為什麼它們不繁殖呢?
後來,他找來了一位動物專家。
專家告訴他:池塘裏那幾百隻黃鱔全都是母的,一隻公的都沒有。
張十三懵了,“我的運氣這麼差嗎?一隻公黃鱔都沒有?”
專家解釋:“不是你運氣差,而是幼年期的黃鱔隻有母鱔,不可能出現雄性黃鱔。”
“黃鱔的生理結構非常特殊。”
“它們的性別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