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鬱蔥蔥的山林之中,有一個青年正艱難地翻山過石,獨自前行著。
“這裏得建一條路,通往山下。”他身穿體恤衫和牛仔褲,喘著粗氣,自言自語道。
“差不多了。這座小山周邊沒有人煙,不怕秘密被人發現。”
穿體恤衫的青年找了塊石頭坐下。他名叫王不負,原本是某網遊公司的策劃,正在參與開發一款國產的空戰遊戲。
寫實類網遊本來就是小眾,寫實空戰網遊更是小眾的小眾,根本不被公司重視。因為人手不足,熬夜加班那是常有的事情。但這也容易出成績,王不負相信,憑著自己收集的大量資料,用樸實的設定把真實的氛圍營造出來,應該能投數量不在少數的軍宅所好。
距離完成研發的期限越來越近,王不負的團隊要不能在下個星期前將內部測試版做出來,這個網遊就會胎死腹中,或許過兩年這個遊戲類型火爆之後,才有機會重新拿出來回爐。王不負已經決定拚了,他連續兩天坐在電腦麵前測bug,力求下個星期在老板麵前演示時候不會彈出一個“程序不響應”來。
也許是困的受不了,王不負也不知道怎麼的就睡著了,再醒來時,就出現在了沒有人煙的荒山野嶺之中,還帶著他親自設計的空戰網遊。這個空戰網遊尚無正式名稱,不過王不負叫它“機庫係統”。
“建立一戰期德式山體機場。”王不負做出了決定。
王不負腳下的山石開始微微顫動,轟隆轟隆的悶響不停地傳入耳中。
機庫係統分為四個時代:一戰期、二戰期、冷戰期、現代期。共有德、法、意、英、美、日、蘇聯、中國八大陣營可以選擇。每一個陣營都要從一戰時期開始研發科技,直到最終擁有如F22、殲20、Su47、陣風等最強的戰鬥機。多管其下是可以的,但是效率不高。
每個玩家初期都有一萬點數,足夠選擇任何一個國家,並且建築初期的一戰時機場、再購買一架全副武裝的戰鬥機。
王不負就是機庫係統的設計者,所以對於各國的選擇心裏有數。他在一開始選擇德式機場,是因為一戰初期的德國戰機相對精良,相比於一戰時具有中期優勢的法係戰機,後期優勢的英係戰機,德國戰機在初期更易上手。
這樣設計倒也沒什麼不公平的,在王不負的設定中,點數可以通過攻擊敵人飛機,或者襲擊敵人地麵部隊來獲得,對敵人造成的所有損失都可以折算成點數。轟炸一座敵人高級指揮部,比幹掉敵人一架飛機得到的點數要多幾十倍。
也就是說,王不負設定這個規則,鼓勵初期弱勢的非德係戰機去攻擊敵人的地麵部隊,並且逃避具有初期空中優勢的德係戰機獵殺。同樣,後期弱勢的德係戰機也可以這麼玩。
山體的震動持續了好一會,峭壁各處都出現了許多隱蔽的通風洞口,大量的沙土從中傾瀉而出。很快,在王不負的麵前,長達三十米的山體機場大門就顯露出來。
挖空山體,並使用混凝土構築山體機場,因為耗資太過巨大,所以在一戰中並沒有大量出現。但這樣做可以有效避免被敵人的火炮和飛機轟炸。王不負並不知道他出現在了什麼時代裏,也不知道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生物,是恐龍還是明朝人。所以,他寧願耗費四倍的點數構築安全隱蔽的山體機場,也不打算翻山越嶺,到平地去建築機場。
山體機場頂部,每隔十米便有一個二十瓦燈泡,發著昏黃的光芒。一戰時期電力供應尚不普及,瓦數再大的話電力就跟不上了。這座機場自帶一座大型發電機,和足夠發電一年的燃煤。
當初王不負設計各種細節簡直想死,現在想想,卻是很有必要。
寬三十米,長兩百米的混凝土起飛坪兩側,站立著五十名手持上刺刀的G98步槍、身穿一戰德式軍服,頭戴布製軍帽的德國士兵。他們是機場的守衛。
守衛士兵沒有任何表情,個個軍姿標準,筆直地站著。王不負走過他們時,他們便會“啪”地一聲跺腳立定,然後敬一個禮。
跑道後麵,便是可容納十架飛機的機庫。原先的設計是讓五人組隊的玩家可以每人帶一架電腦僚機,同時從一個機場起飛協同戰鬥,避免起飛後再會合的繁瑣。
此時的機庫空空如也,可供王不負的選擇的戰鬥機機型不多,隻有福克E.I型和信天翁D.Va型可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