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租車行被張帆盤下來了。
一萬將一百五十輛好用的和五十輛不太好用的電動車全都買了下來。
電動車,一共也就這麼多。
而全校貧困生大概有有一千五百人,這是教育部降低貧困生門檻後的名額。
如果是以前的標準,最多也就六百人,國家大力扶持貧苦家庭,使得貧困家庭的孩子也要有學可上,所以今年的貧困生數量格外的多。
張帆建立了三個群才將這一千五百人容納下來。
然後他就講送外賣這件事告訴了眾人。
得到的第一反應,張帆即便是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但還是被氣到了。
“什麼?!讓我們送餐?這種工作是一個大學生應該做的嗎?”
“開什麼玩笑?我寧願在宿舍裏多背兩個單詞!”
“太丟人了吧!我在我們村裏都沒有給人送過飯,這不成伺候人的了?”
“我寧願去發傳單也不做這個工作,要是被同學看到他點的餐是我送來的,還不得笑話死我。”
“感覺這不像是大學生該做的工作,學校是在逗我?”
這種言論占據了主導地位。
甚至超過了百分之五十。
他們認為自己不應該去送外賣。
這些學生寒窗苦讀十多年,在人生旅程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告訴他,隻要考上好的大學就能脫離生活困境。
也就是穿上了那件長衫。
而現在這種送外賣的工作,就等於說讓他們剛剛穿上的長衫給脫下來,然後去穿回下地幹活的汗衫。
在09年這個時代,確實是一種不太被認可的價值觀。眾人眼裏,像夏陽大學這樣重本的學生,就是得高收入然後體體麵麵的。
要不然北大畢業生回村養豬怎麼會是一則新聞呢,放在23年,北大博士生送外賣都構不成新聞了。
還有百分之三十的學生,是認為價格太低。
“我倒是覺得送餐沒有什麼不好的,不過看著這個單價有點低了吧?送一餐隻有兩塊錢啊。”
“確實有點少,我現在給人當家教呢,教一節課直接頂二百單了。”
“學長,家教那個門路能給一下嗎?我也想去當家教。”
“加我一個!我也要當家教!”
“+1”
相較於送外賣。
顯然當家教更適合這些大學生的賺錢理念。
畢竟家教這個勤工儉學的方式,一來需要時間很久,如果學生家住的比較遠,一來一回加上教課的時間,今天的課是沒辦法上了。
二來,也是最重要的,那不是誰都能找得到願意請家教的家長的!
張帆看著這幫人的討論,摸著下巴。
然後輕飄飄的一句話,差點沒讓一旁滿頭大汗的兆午青從椅子上摔下來。
“午青,再給網站加一個家教推送的功能。讓找家教的家長們都在我們網站找,而且,不是咱們筋鬥雲的員工,不準讓他們發布應聘家教信息!”
我讓你們家教!
老子先把你們的路給壟斷了,我看你們誰還家教!
張帆又對兆午青提出了,家教評分係統,細節到每一個大學生教每科的能力。
比如張帆去當家教,教導英語隻有6.2分,但教數學可以達到9.8分。這麼一來孩子英語成績不好的就不會請張帆,但是數學成績不好的就會下單。
有這種直觀的體現後,看還有那個家長原因去隨便找一個壓根不知道水平和能力的大學生來教自己孩子。
張帆一邊說著要求,一邊看著那些群裏的聊天,然後發出陰狠的笑聲出來。
然而此時兆午青眼神中卻透著絕望。
此時的他算是明白了。
什麼叫做老板一句話,員工跑斷腿。
他現在隻是運營雲送這個外賣網站就已經夠吃力了,竟然還要添加家教板塊!
這複雜程度幾乎等於再建一個新網站啊。
可是怎麼辦呢。
老板發話了,就得搞啊!
何況自己弄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找張帆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