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直接衝殺過去吧!”又一名小校提議。
馬津本就看不起這夥不知從何處而來的賊寇,當即點頭同意。
他打算速戰速決。
解決了這夥人,他就去金城那邊看看。
再然後,回到北麵去走一趟。
畢竟,北麵兩郡,才是馬氏真正的基業。
隨著一聲聲命令傳達下去,馬津的四千五百騎兵,同時向前小跑起來。
黃忠率領騎兵們,站在步兵後方百餘步外。
眼見對麵氣勢洶洶地衝殺過來,黃忠便也率眾迎上前去。
一個時辰以前,黃忠迎上了馬津的騎兵。
當時,黃忠邀請馬津單挑。
馬津卻不講武德,直接派大軍衝殺過來。
黃忠深知自己身後騎兵的成色,又隻有對方四分之一左右,當然是轉身就走。
這一逃走,就將敵騎帶進了預設戰場。
周倉的這個陣型,乃是趙雲的靈感。
後世歐洲進入火槍時代以後,空心方陣極其厲害。
趙雲思來想去,也搞出一個空心方陣。
徐庶見狀,對其進行了改進。
一個大陣,被徐庶改成了多個小方陣。
方陣與方陣之間,相距八十步左右。
敵人若是衝進兩個方陣之間,恰好與兩邊的步兵相距四十步左右。
步兵的遠程武器,可以對於路過中間的敵軍造成極大殺傷。
三個小方陣,數量還是太少了些,無法對敵軍造成最大化的殺傷。
但是,這也沒有辦法。
周倉一共就隻有三千兵力。
今日,乃是這種陣法的第一次亮相。
黃忠奔出去二三十步,就看清了敵軍的意圖。
他們打算從“品”字形方陣最前方的小陣前麵斜掠而過,打擊“口”字形的右邊邊角。
黃忠豈能讓對方如意?
他當即率領騎兵繞過步兵陣型的右麵,迎著敵騎箭頭而去。
馬津並不以武力見長,又在先前追殺黃忠之時,見識過黃忠那超遠距離的神射,本能的就對黃忠有些畏懼。
眼見黃忠迎麵殺來,他便分出一部前去阻擋黃忠,自己則率領其餘人馬繞向另一邊。
從天空俯視下去,可見馬津的人馬從中一分為二,從那個品字形的當頭“口”字兩邊衝過去了。
衝向“口”字形右邊的那一部份騎兵,與黃忠的騎兵迎麵對上,頓時雙方都是人仰馬翻。
馬津所部,則是衝向“口”字形的左邊。
距離方陣較近之際,他們射出一波箭矢。
早有趙家軍士兵上前一步,用一個半人高的盾牌擋在陣前。
後麵的士兵也舉起一些小盾,將自己的頭部擋住。
也有士兵比較倒黴,被箭矢射中,發出一聲聲慘叫。
作為輕騎兵,也就隻能做到這個程度了。
麵對三米多長的長矛森林,不要說人,連戰馬都害怕。
不過,輕騎兵和輕步兵對陣,終究是輕騎兵占據主動。
特別是眼前這種情況,步兵裏麵幾乎沒有弓箭手。
馬津估計,再衝幾次,射出幾潑箭雨,這些步兵方陣的傷亡大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崩潰。
既然對方沒有弓手,馬津便也大膽起來。
他催動神駿異常的坐騎,很快就衝到了最前麵。
掠過步兵方陣之際,馬津清晰地看到,許多步兵都瞪大了眼睛,神情非常緊張。
他還注意到一個細節。
方陣外圍的四排士兵或是手持長矛,或是手持大盾,站得十分緊密。
方陣內裏則不是這樣。
裏麵的士兵,各自相距五步左右,顯得非常鬆散。
在那些士兵手中,各自有著兩三根不足五尺的竹矛。
他們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