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走停停,果然到集市的時候都七點多啦,陽光暖洋洋的照在身上。
蘇建華要先去把貨物賣掉,去的地方很擁擠怕擠到孩子,先帶她去一個親戚家讓她乖乖的待一會。
親戚家正好是開小賣部的,他花一毛錢給陸雨買了兩根棒棒糖。親戚推卻著說不要錢不要錢。
他倆拉扯了一會,蘇建華說還要趕著去賣貨,早點賣完早回家呀,這才贏了比賽。
成功將錢塞入他的口袋。親戚歸親戚,買賣是買賣嘛。
拍拍陸雨的頭,讓她不要亂跑,看到陸雨點點頭,他才朝菜市場走去,那裏人多,東西好出手。
親戚家嬸子給了陸雨一個小板凳,這時有客人走過來買東西。
陸雨連忙拖著小板凳,在門口角落不礙事的地方坐下來。
剝開糖紙,把糖塞嘴裏,津津有味的舔著。
五彩繽紛的糖紙也要留著,這些可以存起來,捏成一個小彩人,可好看了。
集市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不過幾乎都是老人跟小孩兒。
年輕人都很少,一般他們都會選擇去城裏麵打工。
那裏工資高吧,家裏留下的老人跟小孩兒,就靠種地而活。
每年種莊稼收獲糧食,留下一家人口糧後的都可以賣掉。
喂的雞鴨豬也是一筆進項,可以存些錢給娃子讀書,交學費。
除非家裏有什麼事情發生,需要急用錢才會給在外的家人寫信要錢。
因為一般在外的年輕人也很少打錢回來,可能都信奉著自給自足吧。但實際上在掙錢多的地方開銷也是成正比的。
不過陸雨不知道的是蘇小花擔心她在外公家生活,家裏小孩多了負擔大嘛,而且知道蘇承業上初二花銷也不小。
學雜費書本費住宿費還有在食堂吃飯,都要花錢。
他學習成績好也讓蘇小花特別高興。成績好代表著他知道上進,書能讀進去,將來還要上高中,上大學。
這也是他的目標,是全家的期望。
不過蘇小花自己知道,1分錢難倒英雄漢。
如果老是對孩子說家裏有多困難才讓你上學,掙錢不容易,所以讓他1分錢要掰成兩分錢花。
這很容易養成孩子自卑的性格,不利於他未來的發展。
別問她為什麼知道,因為她自己就是呀。有時候總感覺自己比不上人家,覺得自己很差。
不要對一個孩子老是灌輸錢的重要性,要不就說家裏為了他上學付出了多少,這些事情反反複複的說造成的後果很嚴重的。
讓孩子漸漸喪失自信後做什麼事情第一想法就是,我沒錢,我沒錢。那不就是書呆子了嗎?
掙錢的事情就交給她來負責,蘇承業隻要努力讀書就行。
希望他不要辜負家人就好。
就算家裏是再貧瘠的沙漠,隻要他這棵勇敢的小樹苗探出頭,蘇小花一定會好好嗬護他長大的。
背著李翠蘭偷偷塞給蘇建華兩百塊錢,夠家裏開銷一年了。
蘇小花叮囑他,這個錢不能給李翠蘭知道。
因為早就發現她會把家裏生的蛋存起來,有時候會自己去集市,有時候托人帶去,賣的錢都自己攢著。
等她自己的孩子回來,會偷偷補貼給給他們。
當然,兒行千裏母擔憂,這種做法也沒錯。
但是蘇小花願意承擔蘇承業讀書的費用,不代表她還要貼補那幾個哥哥呀,別說感情沒那麼好,她也沒那個能力。
還有自己的崽要養呢,別看現在小雨還小吧,等過幾年,讀初中啦,上大學啦,長大啦,總要給她準備嫁妝吧。
這樣一想,人生路還怪長的嘞。蘇建華推托著不想收這個錢。
他跟蘇小花說:“爸還年輕,能掙錢!你自己在外麵花錢的地方肯定比家裏還要多,在外麵掙錢多辛苦呀!爸知道你懂事,但你也要為自己多想想。自己身上多存點錢總是好的。不用擔心家裏,爸頂得住。”
其實對蘇小花,他總是心懷愧疚的,乖孩子投胎到他們蘇家,也是跟著吃了很多苦。
還是怪自己沒本事!這麼多年,小花定是過的特別不容易。看陸雨就知道了,但凡條件好一點蘇小花絕對會把孩子帶在身邊,咋會瘦成這個樣子呢?
看家裏的冬冬黑是黑了些,長得壯實呀!選擇性忽略阿秋,畢竟才三歲嘛。
李翠蘭總說是阿秋挑食,不愛吃他做的飯菜。
他也很不好意思,還想著要不要有空的時候去跟著村裏做酒席的師傅學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