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黃巾之戰(1 / 1)

三月

靈帝以南尹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將士屯於洛陽都亭,增修兵械,捍衛京師,又在洛陽周圍幽穀、太穀、廣成、伊闕、鍚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八關設置都尉各一人,率兵捍衛京師洛陽。

靈帝召群臣會議,商量鎮壓黃巾起義之事。北地太守皇甫嵩奏請解除黨人之禁,出皇宮錢財作為討伐黃巾軍費。

靈帝問計於中常侍呂強,呂強說,黨人禁錮多年,積怨甚深,若不赦免,一旦黨人與黃巾聯合,必將危及朝廷。靈帝懼而從之,下詔大赦黨人

四月

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俊、騎都尉曹操率兵四萬剿潁川郡黃巾軍。波才所率黃巾軍,大敗朱俊軍,又將皇甫嵩軍圍於長社

朝廷下詔各州各縣自主募兵,各抗黃巾軍。

淩雲帶領兄弟六人率5000部隊前往長社解皇甫嵩之圍。

五月

皇甫嵩、朱俊、曹操合兵大破 潁川黃巾,斬首數萬級,平定潁川,皇甫嵩以功封都鄉侯,曹操遷濟南相,隨即進兵汝南郡,大破兩地黃巾軍。於是,潁川、汝南、陳國三地黃巾軍皆告失敗。朱俊以功遷鎮賊中郎將。靈帝命皇甫嵩等人繼續進剿東郡黃巾軍。

六月

右中郎交朱俊擊破潁川黃巾軍後又立即轉攻南陽郡(今河南南陽)黃巾軍。南陽太守褚貢,後新任太守秦頡擊殺張曼成,義軍複以趙弘為帥,眾至十餘萬,屯據宛城。朱俊與荊州刺史徐璆及秦頡合兵一萬八千人圍攻宛城,自六月至八月實施猛攻竟不能下。不久,朱俊擊殺趙弘,義軍又以韓忠為帥,繼續堅守宛城,隨後,朱俊用計破城,義軍退守小城(內城)。韓忠率軍突圍不成,被秦頡殺死。義軍又以孫夏為帥,仍屯於宛城。

八月

漢廷以冀州黃巾軍久久不能平定,命皇甫嵩帶兵進剿。時張角病死,冀州黃巾軍在其弟張梁領導屯於廣宗(今河北威縣東)。張梁率軍英勇善戰,皇甫軍不能勝。次日,皇甫嵩按軍不出。等到第三日,義軍防守稍懈之時,乃於淩晨率軍向義軍發動攻。義軍措手不及,大敗,張梁戰死,戰士被殺三萬人,跳河而死者五萬餘人。

十一月

皇甫嵩乘勝進擊,與巨鹿太守郭典大破張角弟張寶軍於下曲陽(今河北曲陽西),斬首十餘萬級,張寶戰死。至此,皇甫嵩平定冀州黃巾軍,以功拜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裏侯。至此,黃巾主力全部被漢遷軍隊消滅,黃巾起義在堅持了九個月的鬥爭後,終於失敗。

淩雲 曹操 孫堅 皇甫嵩等黃巾之亂中立功的所有人進洛陽受封。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