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貿工技還是技工貿(2 / 2)

宋文章就哈哈大笑,從門口走了過來:“老弟,你親自來我這,可是讓我這蓬蓽生輝啊,快進來坐!”

那架勢,看得秘書都是一愣。

周帆也是一笑:“宋哥,你現在可是大領導了,你能親自接見我,才是讓我受寵若驚。”

“我就是個打工的,哪能跟你這個大老板比。”宋文章迎著周帆在裏麵坐了下來:“我這招商任務,還指望著你來幫我完成呢。”

略微寒暄了一番,宋文章就直接問道:“老弟,你先跟我交個底,這個項目準備投多少錢!”

“前期投資,大約五六個億吧。”

“你一個人投?”宋文章就是一愣。

他雖然知道周帆有錢。

但一次性掏五六個億來,這也是讓他很震驚的事。

“當然不是。”周帆一笑,說道:“我占一小半的樣子,還有一部分外資,是我合夥人拉過來的。”

這個公司的股東架構,他昨天已經和關嶽討論好了。

他以個人的名義持股31%。

另外49%,包含之後要給核心人員的那10%。

以在國外避稅島開設離岸投資公司的方式參與進來。

再另外的20%,由關嶽持有。

這樣的架構,一則是周帆想讓自己盡量的少曝光。

因為他挑選的注冊地,股東信息是不對外公布的。

二則,是目前國家正在大力引進外資。

以外資的形式參與進來,會有很多的政策支持。

而他個人和關嶽加起來持股51%。

在表麵上看起來,這又是一家中國公司。

“這還差不多。”宋文章恍然大悟,但信心也就更足了,笑著說道:“有外資參與,那政策層麵上,也就更好支持了。”

現在缺外彙,缺技術。

到處都以招到外資為榮。

為此,不管是上層還是地方都製定了不少的配套政策。

甚至,有的地方,隻要是外資來。

不但手續這些一路綠燈,土地稅費這些全免,還倒貼錢進去都行。

這項目一旦落實。

不管是對宋文章,還是對星海市府來說,都是一個大政績。

周帆笑著說道:“你以為我一個外行,就敢貿然進軍這種高科技產業啊。”

“你們這個項目,準備走貿工技路線,還是技工貿?”

宋文章是個學者型官員。

他對IT行業還是有些了解的。

雖然不知道,周帆說的智能手機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但他看來,也就是一種小型電腦和電話的綜合體。

但這些東西的核心產品和技術,都掌握在國外。

現階段,華國的大部分IT公司都是走的貿工技路線。

因為這樣投資小,見效快。

就像某電腦品牌,就一直走這樣的路線。

雖然帶了個壞頭,起了很不好的示範作用,但現階段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但話一說完,他又有點擔心周帆不懂,就解釋道:“是準備主要靠組裝呢,還是自己研發?”

周帆哪裏會不懂這個,就笑著說道:“芯片和係統的話,準備自己研發。其他的東西,暫時先用別家的。”

“真的?”宋文章一臉的不可思議。

要知道,係統和芯片!

這兩樣都是華國現階段最缺也渴望的。

甚至就因為這個,被人用換芯片logo的簡單騙術,騙走了十多個億的經費。

這是今年最大的新聞,也是一種極大的恥辱!

這件事,也可以說是直接中斷了華國芯片自研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