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會議結束,所有人都陸續離開,而在現場卻留下了無人除了嶽不群以外,還有寧清雨 風清揚 寧中則以及剛剛藏經閣長老的李不牧。

李不牧本名李牧原是華山氣宗不字輩弟子武功雖說平平,但這個人有個優點,記憶非常好。

李不牧的爺爺本是一名秀才隻是後來科舉無望就因遭受強盜打擊,被華山派高手半路救下,這才到華陰縣生活,而華山派經常在華山周邊幾個縣城招收弟子李不牧因為自幼體弱多病,又經常聽爺爺講年輕時被華山高人所救的經曆這讓李不牧對武學和華山派十分向往這才被送上華山,由於自小在華陰縣長大,對華山派的感情十分深厚衷心問題自然不用擔心。

“風師叔李師弟恐怕你們二人還對我為什麼讓你們擔任藏經閣長老還有思過崖長老感到疑惑吧。”

聽到嶽不群這麼說風清揚和李不牧二人確實有些疑問,因為在二人眼裏藏經閣和思過崖一個是看經樓,一個是守山的這兩個清閑部門怎麼可能會被允許收弟子的,而且還是親傳弟子,於是二人都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而寧中則也是心直口快,因為在場的人她都比較熟悉的人就開口詢問了出來

“師兄你這麼做我都有些疑惑了為什麼藏經閣長老還有思過崖長老允許招收弟子,還是在其餘的人哪怕是管理刑法和後勤的長老都無法收徒的情況下。”

看著寧中則這股爽利勁嶽不群心中很是喜歡。

也不行,也不打算隱瞞,很是寵溺的對於寧中則說道

“師妹風師叔和李師弟的長老職位,可不是,隻是讓他們看看藏經閣和思過崖那麼簡單的,看守藏經閣要將藏經閣內所有武功秘籍統統記牢,背下,而且不隻是這一代,就連下一代的弟子也要有著超強的記憶力,說不定哪一天我華山派出現滅派危機之時憑借藏經閣一脈的記憶力很快就能將我華山武學秘籍默寫出來,隻要藏經閣的人還在那我華山派的武學就不會遺失,華山派的道通就不會消亡。”

“而風師叔的思過崖這是我華山派最後的底牌,若有一天我華山派遭逢大難掌門長老盡數遇難之時,就需要風師叔,你們思過崖的人站出來做到力挽狂瀾,所以風師叔這一脈的弟子武學天分要求非常重要,親傳弟子中的挑選思過崖更要排在掌門繼承人之前。”

“另外當初我在福建沿海一帶屠殺倭寇之時去過東翻島那裏地處荒涼人煙稀少但地方很大,我想將那裏占據下來,並派遣一些長老和弟子遷移過去那裏將是華山派的後路。”

東翻就是後世的灣灣,因為山勢如罩雞之籠,故又稱為“雞籠”。漁民們在台灣西部港口修船補網,稱港口為“魍灣”,後來泛指灣灣。明朝中葉,灣灣又有了“大灣”、“大員”、“台員”之稱。福建沿海人民又稱之為“埋怨”。明朝萬曆年間,因台灣“地形如彎弓,浮海如平台”,遂稱之為“灣灣”

在場幾人聽到後都有些沉默了,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嶽不群的考慮竟然這麼長遠就連華山派傳承的退路都想好了。

寧清雨想了想這很嶽不群,當初剛收這名弟子的時候他就知道嶽不群天賦出眾而且這個弟子特別老六,明明已經達到江湖一流高手的時候卻還是裝出一付隻是二流好手的樣子,並且平時一副溫文爾雅,手捧書卷的畫麵,但實際上這個他這個當師傅的知道這小子從來不願意看書,拿這書也隻是當個幌子,為了麻痹迷惑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