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今天上午大家都出動摘菜了,目的地很明確,都是50元一斤那區的。
隻有鐵鍋燉大鵝那家店老板楊波,帶了一大批人,主攻20元一斤區域的菜地,昨天一收到群消息,他就開始做上菜措施和測算餐館一天所需的量。
之前因為青菜斷貨,他店裏的炒時蔬這道標誌性的菜品也跟著告一段落,為此被老顧客狠狠的吐槽了一波,都在說他糊塗,不懂得抓住機會。
他心裏苦呀,哪裏是他不想抓住機會,而是菜地主人太佛係。
青菜說沒就沒了,都沒有商量的餘地,可是地就那麼大,菜也不能一夜之間冒出來,急也沒用,道理他都懂,就是避免不了傷心一場。
還好他機智,利用這兩個月生意慘淡的時間,將店麵擴大重新裝修了,請了三個廚師和五個店員,還將老顧客都拉進一個群裏,為的就是青菜上市的時候,他能第一時間通知顧客。
果然,昨晚群裏一通知,今天生意就回來了。
一早他帶了店員來摘了100斤回去,直接被銷售一空。
甚至和他設想的一樣,還有大部分的人沒能吃上。
下午飯點一過,收拾完店內衛生,他就帶著人過來了,勢必要讓所有人都吃上炒時蔬這道招牌菜。
就連50元那區的,他也摘了20斤回去試水,說不定受眾群體還不少。
就這樣,一群人摘菜,他就站在稱重桌前,看重量,算錢,付款。
連著好幾次都是他掃碼付款,老菜粉們都一個楊波是開餐館的,需求量大這件事他們都習慣了,可湯芯不知道,這就引起了她的注意。
好奇寶寶上線,逮著人就問,“你好,那個人怎麼一直幫別人付款呀?”
被逮著的人正好是常客李阿姨,她今天買的是50元區的,早上摘過一次,但數量不多,吃了以後她和老伴都覺得,這次的菜雖然貴,但是吃起來口感比以前的可好上太多了。
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在這批青菜麵前,以前吃的那都是糟糠,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她們兩個人都在公家單位工作,現在退休,退休金都有一萬左右,兒子也成家不需要她們幫助,可以說生活一點壓力都沒有。
吃了青菜以後,他們一致拍板決定,以後就認定50元區域的青菜了。
這不,下午她就又買摘菜了,摘了足足一斤的菜,也就夠她們兩人吃一頓,實在是吃不到青菜的這兩個月裏,她們太饞了,哪怕有一頭豬的量她們感覺努力一下,也能吃下去。
摘完菜的李大媽心情愉悅,被湯芯攔下來也不覺得麻煩,而且眼前的妹子長相清楚,又讓人舒服了幾分,說的話也就多了。
“付款的那個人是在縣城開餐館的,那些人都是他帶來幫忙摘菜的,聽說生意很好,要的量很大,一天估計得摘個一兩百斤。”
“這麼多量怎麼還要自己來摘菜?”湯芯好奇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