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回救沛城(1 / 2)

劉邦軍兵力增至兩萬人,姬南天因功賜爵七大夫,升為左將軍,小凡和雷猛升為副將;張良為軍師,曹參遷為五大夫,其餘諸將也各有封賞,解除了秦軍的威脅後,軍內士氣高漲。

劉邦重新整組部隊,統一編製,並與姬南天、張良等人商議下一步應該怎麼走。

此時,項梁跟秦嘉、景駒為爭奪南方霸權而進行的彭城之戰也已經拉開戰幕。

彭城,徐州治地,古時彭祖立國於此,相傳彭祖乃是黃帝的後裔,楚國王室有熊氏之六世祖,善於導引氣功養生,活了八百多歲,為江湖內家練氣之鼻祖。同時也精於烹調,據說他烹製雉羹,進奉給堯帝受封彭城而建立大彭氏國。東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素有“南北通衢"之稱,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項梁陳兵彭城之東,由城頭看去,旌旗飄揚,軍容整肅,槍如林,劍如雨,陽光映照下,無邊殺氣衝天而起。

景駒立於城頭舉目觀望,麵如土色,顫聲說道:“人言項梁叔侄皆為不世將才,今日一見,果然名下無虛。”

秦嘉看到項梁軍如此氣勢,也是心內暗驚,強顏說道:“大王莫怕,我彭城牆高三丈,壁厚八尺,外有深壕鹿砦環繞,內有強弓硬弩拱衛,兵精糧足,何懼區區項梁。”

話鋒一轉複又說道:“劉邦引軍前去蕭城抵擋鄭橺,至今未有消息傳來,大王可再派人催他盡快回來助防。”

景駒點頭道:“恩,我立刻派使前去。”

*********************

蕭城大營中軍帳。

寧東陽大聲說道:“楚王又遣使前來,項梁圍城日迫,嚴命我等回兵襄助,而今已破鄭橺軍,望沛公早發援兵。”

劉邦看了看座下諸將,歎了口氣,為難地說道:“非是我不肯發兵,隻是今晨沛城有急報傳來,逆賊雍齒引魏兵來攻,危在旦夕,隻恨無分身之術,我心如焚啊。”

張良起身說道:“事有輕重緩急之分,沛城之危迫在眉睫,且軍中子弟舉家在彼,若不往救,恐軍心亂矣!彭城天下堅城,楚王全軍俱在,足以堅守,待我等打退魏兵再往支援楚王吧。”

寧東陽紅著臉怒罵道:“一拖再拖,你們無非是要擁兵自重!當日留城借兵時搖尾乞憐,如今得誌猖狂,小人之尤!”

姬南天喝道:“寧參軍請自重,當日在留城,楚王無計退敵,故請沛公領兵而來,如今秦兵已破,不負楚王之托,奈何得隴而望蜀,複以嚴命相逼邪?”

寧東陽手指眾人,罵不絕口,什麼“中山狼”“忘恩負義”“卑鄙小人”等等層出不窮,最後連“農夫與蛇”的寓言故事都搬出來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劉邦終於臉上變色,拍桌而起叱道:“我等甘冒矢石以抗強敵,楚王不知存恤,屢屢相逼。現今家園將廢,父母臨危,尚不許往救,以我等為何如人也?來人啊,寧參軍累了,請他下去休息!”

門口的衛士應聲而來,寧東陽欲待拔劍,旁邊的姬南天上前一步,左手虛晃亂其耳目,右手閃電般抓住他握劍之手,用力一按,寧東陽負痛欲退,底下早出一腳,將他拌倒在地。四個衛士撲上去,不待他掙紮,拖起來推往門外。

張良俯耳跟樊噲說了幾句話,樊噲答應一聲快步出帳,須臾進帳來報:“寧東陽手下親軍三十人,暗藏武器,密謀作亂,現已全部拿下,請沛公指示。”

劉邦手撫長髯,沉吟片刻,說道:“寧東陽斬首示眾,其餘人等各責一百軍棍,具結做保,以觀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