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九州教育集團(1 / 2)

公司抓到了一隻大老鼠,還是九州航空技術研發主管,掌握著公司的核心機密,公告出來之後徹底震動了公司的上上下下。

員工都不明白為什麼這位得到公司重用,有地位有錢有技術的人為什麼會出賣公司的機密。

接受十幾年教育然後出來工作不就求得是如此嗎?

不就是求得一個賺錢機會的同時才華得以施展嗎?

直到大家了解到事情的原委,才暗道可惜,一位國內冉冉升起的科技新星,掌握著核心技術,還是大型軍用運輸機研發的關鍵人物,這樣一位大牛卻被兒子給坑了,現實版的兒坑爹,一點也不給“爹”留條活路!

這讓公司上下在一次“大掃除”的時候,不得不重視公司員工的子女教育問題。

此時公司的天網安保也把視線從以前單一的隻是員工是否可能泄密、是否可能是間諜的問題,增添了一些視線在公司員工有子女在他國留學的這個事情。

公司眾多高管為此專門開了一天的會議商討討論處理這個事情。

因為眾人都知道這個事情有一必然會有二,然後就是再三再四,麻煩會無止境。

間諜門不會放棄這麼一個容易獲得機密資料的消息。

以往這些小動作都是用在國家的高端人才身上,但是那些高端人才的後代們或多或少都有國家的暗中保護和調查,出事的幾率反倒不大。

現在輪到九州集團,這個弱點反倒是無限的放大。

大秦動力、九州航空、九州半導體等公司的主要研發人員都是這些間諜人員下手的目標。

不過現在發現,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既然知道了,就要把這個事情處理好。

雖然張林他特意打電話去M國那邊威脅了一番,但誰也不敢保證這個威脅能持續多久,是兩年還是三年、四年,M國那邊可是四年一換屆,再加上從明年開始九州集團的不少高科技研發就要投入量產,到時那些既得利益集團們能不眼紅,能忍住不搞小動作?

在利益麵前,一點威脅算什麼,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

張林還是比較認同資本論中的一句話: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走私和販賣奴隸就是證明。

到時公司在他的“指揮”下研發出來的“技術”,絕對值得那些人冒著殺頭的風險來瘋狂的刺探九州集團。

不得不防!

這是張林沉重心情之下的感慨。

“就這麼決定了,成立九州教育集團,把慈善基金那邊創辦的九州希望小學和中學交給九州教育集團,由九州教育集團統一管理,同時九州教育集團負責解決整個公司員工子女的上學問題,在九州集團下屬子公司集中的城市成立小學、中學等,還有為九州集團員工的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經過一天的會議同時和GA溝通協商後,最後由張林拍板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