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惡夢遭困擾、拜佛心平靜(3 / 3)

“阿彌陀佛!”應賢急忙擺手道:“真要那樣,我等大難臨頭了,可惜先皇賜朱紅錦盒之良苦……”

“不說了,不說了,不就是讓我當一回和尚嗎!”顯然,應文是著急了,“好了,你先去吧,給我騰出一間小屋,我思量思量!”

應賢很忙,沒顧得多說,便忙忙碌碌地來到大雄寶殿叫過李亞東吩咐幾句,就去客堂迎請智能法師。

這時刻,應文披上袈裟,收拾停當便走出了房門。可他走出不遠便停住了腳步,猶豫著又退了回去。他在屋內來回度了幾步之後,沉思片刻便把袈裟袖袍一甩,急速地出了房門。身著僧服的向京丙急忙跟在了他的身後。至大雄寶殿時,見殿內已是僧眾滿堂打坐,殿外也是密密麻麻的一大片信眾、香客跪拜著,都是平心靜氣地聆聽智能法師的講經說法。應文不便打擾,便在李亞東的引領下走進一間小屋坐下。屋裏就他一人,在這兒能清楚地看見智能法師的講法。

應文先是心不在焉地聽,爾後像是聽出佛理了。

智能法師講解道:各位大德學佛念經,知道佛祖是誰?他是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太子,得道後便是我們的佛祖釋迦牟尼。在他幼年的時候,已經通曉世間許多學問,隨著年歲長大,他看見世上的人和物互相殘殺,互相吞啖,悲歡離合的痛苦,生離死別的災難,貧窮富貴,金錢名利的煩惱,覺得生活在世上的人很苦、很難,就想找一種解除災難,免除苦惱的方法,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因此,他就放棄了金衣玉食的王子地位,舍棄了金錢、拋棄了富貴,出家修行。在修行時,他受到千難萬苦,吃盡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災禍,後來至三十歲時煉成了道,修成了佛。成佛之後,他周遊世上說佛法,勸化世人。無論什麼樣的人,隻要照著他說的方法去做,就可走出苦海,免除災難,享受永久的快樂。

聽到此,應文坐不住了,他就一步跪拜下去,心裏就在不停地問自己:釋迦牟尼佛能舍棄王子地位,舍棄榮華富貴,我為啥不能舍棄皇位?我悔,我悔,當初坐在皇位卻不滿足,總想削去威脅自己皇位的各地藩王,使自己的皇位坐穩,哪曉得削藩失策用錯人,反使自己失去皇位,百姓慘遭戰亂,自己生死逃亡……

智能法師的演講還在繼續:人的肉身死了,他的神識是永遠不死的。那神識憑著他生前的行為或者升天,或者轉為人,或者作阿修羅,或者變畜牲,或者變惡鬼,或者入地獄。這天、地、阿修羅、畜牲、惡鬼、地獄叫六道,所謂六道輪回,就在這六道之中。等到這一生受報完了,又根據所作的善惡再轉入另一道,這樣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來回輪轉,永遠沒有停止……

夜已很深,應文睡在床上卻久久的不能入睡。白天,智能法師在大雄寶殿的講經說法餘音在耳,好像自己有一種領悟揮之不去:是嗬,我皇爺當年是先當和尚,之後曆經千辛萬苦坐上大明皇位。我是先坐皇位,後當和尚,可以想像,還要經曆多少的艱難困苦啊!我與皇爺不就是一種輪回麼?看來,這輪回還得不停地轉,會不會由和尚再輪回到坐皇位?不,這皇位就是我的,是我四皇叔強取硬奪的,他理應還給我皇位!

轉念又一想:咳呀,如今他坐著皇位會讓我?他恨不得追著我,砍我一萬刀,他決不會放棄皇位的。我呢,想這幹啥,到這個時刻還放不下名利?如今四皇叔還在暗中追殺我,我是生死逃亡,不過是苟且偷生。眼下,我隻要平安、太平,能活命就萬事大吉了!我要學佛修行,隻要修成正果,就可解除苦惱,消除災難,或許到那個時刻,我又可以回到京城,得到我的江山和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