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長在村頭籃球場那邊接待寧葉兩家,雙方嘮嗑了大約半小時,直到兩家人和隨行人員都安置得差不多了,老村長才返回田埂忙他的農活去。
寧葉兩家剛到目的地,坐車顛簸了一路,大家都累壞了,暫時也沒別的打算,直接就先打點休息了。
負責進村來先行打點的先頭部隊,看老板們一切都滿意之後,也領命退回工作崗位上去了。
於是,湖東村村頭的籃球場邊上,就剩下七八輛小轎車留下來了。
老村長忙完了一茬活兒,回到家裏吃了頓午飯的功夫,突然想起一件事來。
今兒那兩家人說是來自哪裏來著?熹都?那不是他柳月姑回來的地方嗎?
老村長一琢磨:柳月姑聽說是在熹都開公司的,回來的擺場也不算小,說不定跟這兩家還能認識呢?
想到這裏,老村長也坐不住了,放下碗筷,拿起煙槍就轉身出門了。
走到大門口,他家兒子剛好挑著一擔子稻穀回來了,看到他就問:“爸,這麼熱的天,你不歇歇氣,上哪兒去啊?”
外邊的太陽都快能曬幹人了,個老頭子不好好呆家裏歇一會,這大中午的還想上哪兒去?
老村長晃了晃老煙槍,頭頂上隨手還扣了個大草帽:“我去找我柳月姑問點事兒,你累了就歇一歇,等下午不熱了再出門幹活。”
村子裏他這一輩的老家夥都不多了,更別說柳月姑那一輩的了,那可真是寥寥無幾。
所以他柳月姑難得回來一趟,他這心裏頭一下子就像找著了主心骨一樣,有點什麼事可不就喜歡去問一問嗎?
“那您可悠著點啊,外頭太陽老大了。”老村長的大兒子目送他老爹出門,忍不住撇了撇嘴。
自從老太太回村以後,他家老頭子就像找著了組織似的,開口閉口就他“柳月姑”,屁大點事都想去找他“柳月姑”問一問。
這年頭,一個當姑姑的都比他這個當兒子的值錢,這委屈可真是沒處說去。
老村長可不知道自家兒子心底的怨念,他耷拉著塑料拖鞋到了老關家隔壁的老寧家,一進院門就看到他柳月姑正和侄孫女兒坐在屋簷下掰玉米棒子呢。
寧汎芯家是不種玉米的,隔壁老關家才種,所以她們掰的明顯不是自家的玉米,老村長瞄一眼就知道了。
事實就是,現在地裏的玉米基本都老了,老關家收了一屋子回來,一家三口根本忙不過來,寧汎芯就主動挑了一擔子回來幫忙掰粒子了。
“柳月姑!”老村長人未到聲先到。
老太太今兒沒帶眼鏡,正眯著眼睛掰玉米棒子,聽到聲音就轉頭看向院門口:“大堂侄兒?你怎麼來了?”
這大中午的,小老頭年紀也不輕了,還冒著大太陽在外頭亂走什麼?
“這不是有事想問你嗎?”老村長幾步走到屋簷下,脫了草帽在一旁的空凳子上坐下,“今兒村裏進來了一個車隊,有兩家人說是來我們村遊玩避暑的。我問了一下,聽說是跟你一個地方過來的,我就是想看看你認不認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