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把麵具遞到莊輪他們眼前說:“這便是用白楊木為原料,按照人頭比例,精心雕刻出的小鬼形象了。”
他還左右翻動向莊輪他們做全方位的展示,看得出是發自內心的喜愛和自豪。
龍一多少受到管事的感觸,說道:“這儺戲的a麵具鑿出了彪悍之美,猙獰之美,詭譎之美,剛烈之美。”
引得管事直呼他為知己。
眼下考慮到時辰尚早,龍一告別管事,準備帶著莊輪和金燈花去附近的街市上轉轉,想著讓他們見識見識人間的風土人情。
離黎香台不遠處就有一處集市,遠遠就聽見商販的吆喝叫賣聲。集市兩邊是大大小小的酒樓,茶樓,當鋪,作坊,瓦子勾欄。兩旁的空地另有一些張著大傘的小商販,畫糖人的,占卜算命的,掛著‘妙手回春’帆子的遊醫,還有香味撲鼻的各類美味佳肴。
街上行人不斷:挑擔趕路的,架牛車送貨的,路邊行人駐足觀看雜技魔術表演,連連拍手叫好,孩童們手執竹蜻蜓,前後追逐打鬧,穿梭於人群之中,笑聲如銀鈴般清脆。賣糖葫蘆的大爺被饞嘴小孩團團圍住,寸步難行。
莊輪和金燈花覺著人間太美好了,有好多新奇好玩的東西。金燈花拉著莊輪去買了三個糖葫蘆,逼迫龍一和他們倆一起吃。
他們走到茶館門口,正好聽到一陣兒鼓掌叫好。莊輪和金燈花直接就往裏走,準備看熱鬧呢。
三人進入茶館,找了個離舞台較近的位置,隻見著台上一位中年男子說得正起勁,手中揚起醒木一拍,又是掌聲雷動。看來這說書人有幾分本事。
如今黎香城最引人關注的便是兩日後的祭神大典,說書人自是抓住這個機會,將與祭神大典相關的奇聞逸事整理組合,說與眾人。
“話說三年前,黎香城遭遇鼠疫,城中半數人因此而亡,人人閉門不出,惶惶不可終日。”
“這朝廷不作為,由著事態發展,最後竟下令封城。眼看黎香城就要成為一座空城,就在大家絕望等死時,一位頭戴儺戲麵具的少年出現,他勸說大家舉辦一場盛大的祭神活動,祈求神明保佑,這樣方可渡過危機。”
“當時城中已成孤島,人們隻能自救,於是從不信奉神明的黎香人,破釜沉舟,為神明獻上了至誠之心。”
“最後,祭神大典結束後,天降甘露,城中人得以幸存,從那之後,神明便深深紮根於黎香城百姓心中,人們為他搭建戲台,翻閱古籍記載的儺戲,複刻還原。”
“甚至於每年舉辦祭神大典時都要上演儺戲,以麵具為媒介,與神明溝通。”
“說來也奇怪,自從祭神大典結束後,那少年悄然無聲的消失了,誰也不清楚他從哪裏來,又到了哪裏去。”
“後來傳出佩戴香囊便可得到神明保佑,得償所願。”
“那些不敬神明,帶著輕蔑態度觀看祭神大典的,個個落得個悲慘下場:不是投河而亡,就是精神異常,口吐妄言……”
莊輪他們都是與神明打過交道的,並不相信僅僅是態度不敬就會招致如此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