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簡稱“泰”,別名“海陵”、“海陽”、“祥泰之洲”,是江蘇省的地級市,南部瀕臨長江,北部與鹽城毗鄰,東臨南通,西接揚州,是長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總麵積5787.98平方千米,先後獲評“全國雙擁模範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
1.溱湖旅遊景區位於全國著名三大窪地之一的裏下河地區,係國家級旅遊景區、國家濕地公園、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景區規劃總麵積26平方公裏,區內濕地風光秀美、人文底蘊深厚、民俗風情獨特,素有“水鄉明珠”之稱。
經過開發和利用,現已形成以溱湖為核心,以溱湖國家濕地公園、溱潼古鎮、泰州華僑城、農業生態園四大景區為主體,融濕地觀光、古鎮旅遊、溫泉度假、民俗體驗、休閑娛樂、拓展培訓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旅遊區。
2.天德湖公園,位於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海軍東路,是第六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水韻綠城 印象蘇中”的主題公園。
公園呈長方形,總占地麵積約1500畝,水域麵積500畝,東西長1010米,南北長1100米,園內分為東部“動”區和西部“靜”區,並圍繞湖泊建設了東籬菊影、草堂品茗、三友觀翠等江蘇13個城市的主題展園和科技館。
3.光孝律寺始建於東晉義熙年間,原名萬壽寺,後因南宋高宗趙構為超度徽、欽二帝亡靈,詔令該寺擺設道場,敕令改稱“報恩光孝寺”。
乾隆年間改禪為律,是國內少見的佛教律宗寺院。
本世紀30年代光孝律寺創辦佛學研究社,海外弘法的不少名僧都曾在光孝律寺就學。
光孝律寺收藏珍貴文物較多,如收有曆代名家墨跡,世稱孤本的宋拓“汝帖”;隋唐時代從印度傳來的“貝葉經”等。
4.溱潼古鎮,位於江蘇省泰州市薑堰區溱潼鎮。
古鎮有唐代古槐、宋代萬朵古山茶、明代黃楊等古樹名木,與6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及12處文物保護單位相映成趣,熠熠生輝。
古鎮主要景觀有院士舊居、山茶院、儀門、水龍局、民俗風情館、婚俗文化展示館、綠樹禪寺、私塾館、古契約文書館等。
6.古羅塘旅遊文化景區,位於江蘇省泰州市薑堰區北大街文化街區,占地42畝,總建築麵積近3萬平方米。
景區北部為商業休閑區,建築群古色古香,內部街巷縱橫,天井、遊廊等中國古典建築元素與現代商業元素交相輝映;南部為文化旅遊區,采取“修舊如舊,以存其真”的修繕原則,注重挖掘曆史文化內涵,區內王氏宗祠、黃龍士紀念館、乾隆昌棧等曆史文化景點享譽蘇中。
7.鳳城河風景區,位於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東南園10號,哺育了世世代代的泰州人,是江蘇省現存的為數不多的較完整的千年古城河。
景區四麵環水,因水成趣,將江南水鄉的特色展現的淋漓盡致,區內以鳳城河為主體,彙集了泰州曆史、戲曲、民俗、商賈四大特色文化,主要景觀有望海樓、文會堂、桃園、碑苑、州城遺址、古城池地雕廣場等。
8.沙溝是“五縣通衢”的中心鎮。沙溝位於江蘇省興化市的西北部,東鄰鹽都,西與高郵、寶應毗鄰,北與建湖隔河相望,處於五縣(市)交界處,是周邊鄉鎮經濟區的交彙中心。
沙溝地處江淮之間、裏下河腹部;地貌屬於海灘演變陸地,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兼有海洋性和大陸性氣候特征,四季分明,雨熱同期。
平均氣溫15℃,年均降雨量1016毫米,年均日照2620小時,相對濕度80%,無霜期226天,全年主導風為東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