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穿越到趙府的這三個月裏,最開心的還是趙景之生母黎氏了。
之前的趙景,不僅身子虛弱,而且還生性愚鈍。
身子虛弱倒不是大事情,老太太也發了話,一定要調理好景兒的身體,趙府裏各種各樣的藥材應有盡有,人參、何首烏等這些個名貴藥材,也隔三差五派人送過來,偶插空不斷請個郎中還把把脈,開幾副藥方子,但是卻也不見好轉。
然而,令黎氏更為發愁的是兒子腦瓜子有問題,反應遲鈍,平時沉默寡言,雙眼呆滯,有時候,一坐就是半天,望著天空發呆。這個樣子,使得出身低微的他,更加招人厭惡。
黎氏曾經也想過,與其在趙府這裏令兒子受盡白眼,遭人欺淩,倒不如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找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帶著兒子,安靜的生活。所以,這些年來,黎氏也暗暗打算,省吃儉用,先存些錢財,尋個機會便離開這趙家大院。
可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自三個月前兒子大病一場,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回來之後,身子骨竟也漸漸好起來了,原本那瘦弱不堪的小身板兒,也漸漸壯實起來。
更令黎氏驚喜的是,原本愚鈍的兒子,現在卻也開竅了,每天都捧著書本看書,還寫字,有時候還作文章寫詩填詞。
這確實是很大的意外。看著兒子一天天好起來,黎氏喜不自禁,盼天盼地,終於盼到了這一天。她不求兒子能夠幹多大事情,隻希望兒子能夠健健康康像其他人一樣,能夠正常生活,再過幾年,娶房媳婦,再生幾個胖小子,她這一生也就足已。
“景兒,你這身體現在也好了,人也聰明伶俐了,我看你還是去給老太太請個安吧,也好讓她老人家高興高興。”晚飯的時候,黎氏一邊給趙景夾菜,一邊說道。
關於這個問題,黎氏也曾多次向趙景提起過,可每一次都被趙景拒絕了,說再等等。黎氏看到兒子再在變乖了,以為是他怕見到老太太,所以也就依了他。
趙景也完全理解黎氏的心思。在這個趙府大院裏,每一個人都想方設法來討取老太太的歡心。而這麼多年來,因為趙景的原因,使得這對母子在這個大院裏的地位一落千丈,日漸低下。
原本愚鈍的兒子現在變聰明了,身子骨也漸漸好起來了,去給老太太請個安,問個好,隻要老太太高興了,博得她老人家的歡心,不說是橫著走,但至少也能夠提升一下地位,不再並那下勢力眼欺負。
更為重要的是,黎氏想告訴大家,自己的兒子現在好起來了,也是堂堂正正的趙家少爺了。
關於這一點,趙景這些天來也一直在深深地思謀著,自己這個不招人待見的廢物三世祖如何能夠在這樣一個聲勢顯赫的趙府大院裏脫穎而出,不鳴則已,一名驚人。
這關鍵就在趙老太太身上。
這趙府老太太並非像其他名門望族裏的那種養尊處憂的老婦人,她可是跟隨先夫隨著開國皇帝南征北戰策馬沙場的鐵娘子。這些日子,從玉秀、黎氏等口中,趙景也了解了一些關於趙老太太過去的一些事跡,可以斷定,如果她不是一個女人的話,此刻定不會閑在家裏理佛種花,而是站在朝堂之上處理國家大事,出將入相,定是一把好手。
前世的趙景也躊躇滿誌,可無奈現實多殘忍,使他生活艱難。可是,老天給了他重新來過的機會,並在生在這樣一個聲勢顯赫的名門望族之家,這就是機遇,所以,他一定要緊緊抓住,在這異時空的大盛王朝,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