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三回 波瀾初起女夫子問理壽辰(二)(1 / 3)

“吃什麼呢,栗子啊,給我一個唄……別打啊,別打臉。”

背著書箱的書生頂著被女俠一拳打出來的熊貓眼到了僧人麵前,委屈不已。僧人忍俊不禁,開口說道:“你以後別想著找她要栗子,今天打你算是輕的。”

書生將屁股往僧人那邊挪了一下,距離這個凶狠的婆娘遠一點。

按照書生自己的說法,他名叫顧念,帝都顧家旁係旁支的管家之次子,上麵還有一個學貫古今的兄長。顧念因為年少貪玩不喜歡讀書,所以被家裏麵趕出來遊學,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另外,顧念的父親在當年的大戰中給顧家那一支立下了戰功,於是一家冠以顧姓,威武的很。就靠著這一個顧姓,在帝都差不多可以橫著走了,就算是買東西不給錢問題都不算大。

顧念很是話癆,後麵又說自己曾經買糖葫蘆不給錢,沒想到那個不長眼的小販居然敢追著他要錢,之後眼睜睜看著他走進了顧家,立馬跑掉了,真的是太有意思了。不過僧人和女俠完全不相信他的說法,顧念也沒說什麼,然後舔著臉開始問女俠的名字,今年多大了,有什麼喜歡的少俠,喜不喜歡讀書人啊。

女俠不厭其煩,下一刻名刀【江雪】出鞘,刀尖指向書生的眉心。這才讓絮絮叨叨的書生閉嘴,鬢角也多了些冷汗,喉結微微顫動。

身披玉色袈裟的僧人出來打圓場,說三人結伴而行不要傷了和氣,一人讓一步。

僧人法號如法,師承一兜和尚,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講師,隻不過體格子大了一點,年輕的時候喜歡喝酒吃肉罷了。說到這裏,女俠補充說道如法當年在江湖上有著一個讓人聽到就害怕的綽號。

書生顧念問道,如法顯得有些害羞,隻說自己當年一人一禪杖在江南一帶打出了名聲,於是有人就叫他“閻僧”。

你不服氣,我送你見閻王。

當年的如法脾氣火爆,看到不公正的事情拎著禪杖就衝上去了,打傷打殘打死了不少人,這也讓一兜大師給他到處解釋,領著他給別人道歉。往往就是早上把人打了,下午一兜大師就把如法領去道歉,當然,也有的時候是上門去給對方念誦《往生咒》。

如果忽略如法的大體格子和滿臉的橫肉,還算是態度誠懇的。

現在如法和尚的脾氣好很多了,看到事情不會那麼衝動衝上去,反而會思考很多東西,想著如何能用道理說服對方。畢竟現在一兜大師年齡大了,寒江寺要有一個撐起台麵的講師,不然會被其他寺廟看不起的。

說到這裏,如法看著自己的手掌,不知道在想什麼。

握刀女俠說自己叫蘇靜,安靜的靜。名字剛說完,書生就忍不住笑了出來,然後又是被蘇靜一頓胖揍。

打完之後蘇靜在想這個家夥是不是有挨揍傾向,打他他是不是會越來越高興啊,為什麼這麼欠揍。如法在旁邊和尚雙手合十,默念了一句“阿彌陀佛”,這個世道真的是越來越難看懂了。

蘇靜喝了一口瓊華酒,枕著江雪刀鞘,靠著廟牆睡著了。小廟是蘇州城外的一個小廟,早就荒廢沒有香客了,裏麵一個人沒有,東西也都是散亂了一地,泥塑的神像已經被損壞,明顯是經曆了一場大戰。

如法來到這裏看到這幅景象的時候愣了好大一會,然後默默撿起地上的東西,整理了很久。打掃完,如法說這裏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老者,經常給過路人說菩薩廟的來曆,說那位女子菩薩是多麼善良,救了多少人。隻是現在人們忘了她,但是不應該啊,實在是不應該。

顧念倒是第一次來,好奇地打量廟中的景象,看那些還可以看出大致樣子的壁畫,還抄錄了一些來這裏的書生文人的閑詩,大多是寫自己懷才不遇,也有人是聽了老者說的故事來感歎那位女子菩薩的。不過許多文章都有些牽強附會讓人咋舌,不過有一句“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極好,有名家風範,看筆鋒是朝堂中的李大人當年留下的墨寶。

這字真好看,顧念心裏盤算著,要不要把整麵牆都拆回去珍藏起來。

蘇靜是第二次來,點燃了一堆火,倒出幾顆栗子,放在火邊烤著。很快栗子殼便炸開,很香,聞起來就很好吃。蘇靜顛了顛裝栗子的小布袋,沒有多少了,看來這兩天要買一些了。

蘇靜扭頭看了一眼向這邊偷偷觀瞧的顧念,好看的眉毛微微皺起,顧念立馬低下頭,裝作烤火。

蘇靜是北州人,九歲開始就進入了江湖。不過別的少年是自己想進入江湖,期待著成為江湖中的一流大俠,蘇靜則是北州戰亂,逃往南方,與父母走失了,一個人被迫進入了江湖。

乞討,打雜,賣藝……

蘇靜在那半年中看過了無數的白眼,她用了自己能想到的一切辦法活著,很不容易。剛開始的時候蘇靜在想要不要一死了之啊,但是又不敢,隻好活了下去。後來啊,史書中的餓殍千裏、哀嚎遍野出現在眼前,蘇靜第一時間是慶幸,然後才是恐懼。

少女蘇靜從北州去了南方,本來想要看看小時候父親對自己說過的“三千裏江南煙雨”,但是卻被擋在厚厚的城門之外,城樓上的士兵大喊:北方戰亂已定,你們回去吧。

蘇靜和一大波流民呆呆地愣在原地,之後是被弓弩趕回了北州。

一路漂泊三千裏,江南不見我。

蘇靜回到北州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好看的女子,她很好看,牽著馬,在城牆下看著自己的通緝令。蘇靜覺得她長得比通緝令上畫的好看多了,那個好看的女子也是這麼覺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