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八回 三千載太短笑談滄海桑田(一)(1 / 3)

方可下山之後便借著檮燭斬斷無數天雷,曾經的玉女鶴秋隨後截取了無數雷劫在玉淨瓶中,兩人分別之際約好了煉製成丹藥之後五五分成,縹緲仙宮會直接將丹藥送上門給三元觀。方可對於這些東西沒有太多想法,任由她分贓,沒有任何反駁。

金甲茶廖看著兩個人卿卿我我的樣子,膩歪得很,調侃他們也不理自己,於是便不自討沒趣,踏風離開此地,回到金陵城中。

金童玉女,道家每二十年出一對,隻有修行天賦最頂尖的人才能被評選上,隨後兩個道觀都會有意撮合金童玉女在一起,用雙修之法促進他們的修行。互相將對方作為自己的丹鼎,陰陽調和之後會使雙方的修行一日千裏,一路瓶頸全無。

最開始的時候方可與鶴秋是被雙方的長輩撮合,從小便一直在一起,也有過很短時間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青蔥歲月。

但是吧,隨著年齡增加,方可求道之心愈發堅定,對於男女之事並無想法,而且覺得女子隻是自己的拖累,所以對於鶴秋開始愛搭不理。鶴秋作為天下道統的玉女,自然不能自己上門做倒貼的買賣,所以這一對就這麼一拍兩散,雙方長輩都是惋惜不已。

方可拜別了鶴秋,向著書生祿無為與爛陀山的道濟和尚辭別,隨後禦劍北上,神仙姿態盡顯無遺。

祿無為今天前來就是為了幫助顧凝抵抗天雷,但是明顯沒想到三元觀的方可已經成長到這種地步,看來今天是白來了,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樣,忙忙碌碌,無所作為。爛陀山的道濟對著祿無為說道:“祿施主,貧僧先行告退。”

祿無為長歎一聲,轉身離開了,手中的竹簡從始至終都沒有展開過。道濟和尚本想直接離開,但是想到了什麼,彎腰從地上撚起一朵花瓣,微微一笑,從花中看大千世界。

祿無為一步踏出,腳下的土地陡然間消失不見,身形瞬間從百丈高空落下,失重的感覺讓他極其不適。祿無為眉頭緊皺,手中的竹簡緩緩打開,上麵細小的文字開始散發金色光芒,居然在空中鋪成了一條金色大道,這讓祿無為可以踩在空中,不再下墜。

“有趣,比幻覺有趣。”

祿無為觀察著周圍,隻覺得遠處是山高水遠,近處則是無所依靠,隻能任由自己不斷下墜。

天之高,地至極,無所至,無所依。

“和尚,這就是你們佛家所說的無間地獄嗎?”

祿無為看了一下,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很新鮮,還準備遊離此方天地。但是駕馭著竹簡想要前往遠處山脈的時候,遠處山脈也在接連後退,愈發遙遠。祿無為想到了佛家常說的“回頭是岸”,旋即看到了後方的山脈距離沒有改變,瞬間心中了然。

並非沒有距離,隻是無法移動。

整個世界隨著自己的移動而移動,所以顯得山還是那麼高,水還是那麼遠。祿無為想到了前朝一位文人寫下的“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這句詩與此時的處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世界西麵,道濟和尚的法相出現,雙手合十說道:“此為貧僧觀天地所成的小千世界,請祿施主破之。”

祿無為撇撇嘴,不過倒是沒有對於和尚有什麼壞的看法,畢竟兩人不是第一天認識了。

竹簡停留在原地,祿無為在竹簡上走動,心中在猶豫該如何破之。

佛家的人與儒家的其實都喜歡“道理”,隻是儒家的人願意聽對方講道理,然後再說出自己的道理。不過佛家的倒是喜歡直接說出自己的道理,如果你同意了,那就等於接受了佛家的道理,如果你不同意,那就是要拿道理和你說說道理了。

至於道濟的道理,祿無為輕笑,和他可用不著講什麼道理了。

就在此時,一股慷慨悲壯之情從祿無為心中湧出,竹簡的金光凝聚出一個“為”字。

祿無為食指按住這個“為”字,以其斬出,直接斬斷畫卷一般的世界,雙腳踏在陸地之上。不過祿無為沒有一絲高興,反而陷入了沉默,原來祿無為並沒有回到原來的天地,反而站在了一座高山之上,周圍是冰冷的星星,直接讓祿無為實現了“手可摘星辰”的兒時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