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華抱山就赤裸著精壯的上身,靜靜地端坐在紫霞洞前的草地中間,左腿邊擺著細長的西洋劍,右腿邊擺著劍身寬闊沉重的紫霄劍。黃家倫的圓月彎刃給他造成的傷勢經過七八天的調理,己然完全恢複。此刻他閉目塞兌,意注丹田,氣走周天,耐心地等候著一場大雷雨的降臨。江南夏日多雷雨。昨夜師父預測,今日淩晨,寅卯之交時分將會有一場大雷雨,正是練劍行功的最佳時機。
果然,並沒等上多久,西邊天際就隱隱傳來雷聲,華抱山感覺到發根刷地一下一起站立起來。當然,這隻是感覺,頭發其實並無異樣。他從七歲時就開始修練這太乙金華血十字功了,在雷雨中練這功沒有一百次,也有八十次。但每次行功,總像第一次練功時那樣感覺精神高度緊張。
這是必須的,因為無論你功力多高深,在強大的自然力麵前都如柔弱的細草,隻要稍一不慎就可能被雷電劈死。何況這次練功不同尋常,是以太乙金華血十字功為本,以山海潮音功為輔,第一次在雷電中修練大洐十字劍法---這是師父剛悟出的將鐵十字劍法與大洐劍法融為一爐的新劍法。
大洐真人端坐紫霞洞邊的摩崖石刻下為弟子護法。他雙目仰視天空,仔細觀察著已籠罩著紫金山所有高峰的黑沉沉的烏雲,留神雲氣中的微妙變化,對雲隙中不時掠過的電光更是關注。
雷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越來越低。
哢嚓!一條鏈狀閃電從雲層垂下,從紫霞洞頂掠過,紫接著炸響一個大霹靂。華抱山感覺眼前一亮,這聲雷仿佛緊貼著自已頭皮炸響,本能地就要跳起來。
“抱元守一,獨我自主。”老道大聲喝道,“內念不萌,外想不入。”
老道的話壓住了震耳欲聾的雷聲,在華抱山耳邊清晣響起,頗有慰撫的作用。華抱山安定下來,壓住漸漸散亂的思緒,調整了一下呼吸,再次入靜。
那一聲大霹靂之後,引發了一連串雷聲,漸行漸遠,幾至不聞。但烏雲越來越低,雲氣侵入了紫霞洞前的空曠之地,驀地,狂風四起,飛砂走石,黃豆大的雨點嘩啦啦降了下來,不久就成傾盆之勢,隻片刻功夫,就在低凹之處形成水坑。華抱山精赤的身體被雨水衝刷的閃閃發亮。
閃電在狂風中如金蛇狂舞,雷聲再度響起,仍是由遠到近,由低到高。
“徒弟,”老道喝道,“起手式。”
華抱山把雙臂高舉過頭,左手西洋劍,右手大洐劍,呈大十字交叉狀,劍尖斜斜指向天空。漫空閃電飛掠,終於有一條閃電被鐵劍吸引過來,把彎彎曲曲的尾巴向著華抱山猛抽一下。電尾一到十字劍前,突然分叉,如蛇之吐唁,兩個叉尖向兩隻劍尖吐去。
老道大喊道:“十字飛天!”
華抱山處於深湛的定境中,一靈獨覺,全神貫注於周身方丈之內的瞬息變化,在內電既將擊中劍尖前的一刹那,先一步感知到劍尖的吸力,猛然一躍,把雙劍拋到空中。
那閃電在空中一旋,電光仍然搭在劍尖上,此時劍架仍呈十字形,劍身表麵因閃電流過,變得異常耀眼。閃電一掠,把雙劍拋出,華抱山此時己落下,更不停留,腳尖點地,施展師門九天回旋身法,如巨蟒升天,向著那正在下降的雙劍飛撲而去。
雙劍仍然是十字架,因為那瞬間的高溫已將兩劍交叉處焊了起來。他及時接住十字架,剛剛落地,驀地又一道閃電擊來。華抱山大吼一聲,那聲音如大海漲潮丶層層巨浪拍擊海岸之聲。他身形一倒,平躺在地,嗖地一下滑了出去,胸腔仍不住發出海潮之音,連綿不絕。
那閃電豈肯幹休,刷地一下刺來,剛一搭上劍身,就變成三個彈丸大的電光球,在雙劍上跳個不休。原來華抱山在倒地時,左手陰,右手陽,左手太乙金華血十字功力,右手山海潮音功,將兩種性質相反的內力貫入劍身。人之內力是采納自然之氣與先天真炁融合凝練,說到底仍是自然之力。因此這兩種內力就與那閃電相斥相吸。閃電欲走不能,欲留不可,分割成三個光球跳個不休。
這一切變化情形都發生在瞬息間,此時華抱山仍如滑雪般在草地上飛速滑行,雙劍在那閃電變成電光球前已被陰陽內力分開。那三個電光球不住往他右劍擊去,華抱山邊滑邊用西洋劍擊刺電球,讓它們碰不到右劍。咚,他肩膀撞在樹幹上,趁勢倚樹直立,繞樹倒轉,雙劍不停揮舞。那電光球緊追不舍。
“師父,”華抱山邊繞邊大叫道,“下一步怎麼收?怎麼把它變成劍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