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抱山目不轉瞬,緊盯著正在逐漸膨脹的黒影,一字一句地道:“我曉得你是誰。你最好不要現身,朱日太生之天與醫巫閭山九代交情,一樁恩怨,師叔一現身,須得了斷。”
那黑影一下停住了,連天上的十八盞孔明燈都凝立住了,不再往上飛。十二個提著宮燈的白衣燈童臉色被搖曳的燈火映照的忽爾慘白,忽爾陰暗,個個僵立不動,像是剛從墳瑩裏爬出來的僵屍。
“你認得我?”從地麵下傳來一個沉悶的聲音,接著自言自語地道,“不是說三流混混嘛,怎麼會是鍾山弟子?”
華抱山道:“若我真是三流混混,他們又怎會勞動鬼師叔大駕呢?”
地麵下的聲音道:“是了。若非朱日太生天的人,怎知玄巫兩教九代交情,一樁恩怨?小師侄,我且問你,可知兩教恩怨何起?”
紫金山為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一,號朱日太生之天。醫巫閭山則是遼東名山。大舜時把全國分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山為一州之鎮,醫巫閭山被封為北方幽州的鎮山。山中世代隱居著巫門十二支之一的鬼醫巫派,據說這派弟子能給鬼治病。此派傳承兩千餘年,當代法主正是十八賢者中的巫賢者。
華抱山道:“上古時醫巫閭山本是我朱日太生天分支,為當年貴教巫鹹祖師強借而去,言明千年後遇討即還。此為一樁恩怨。現早過了千年,師叔此來莫非還債?若是,即請現身;若不是,請回。”
地麵下傳來沉悶的笑聲:“小師侄,你來討債,討得了嗎?大洐師兄不在嗎?”
華抱山也微微一笑:“賢者師伯似乎也沒來啊!怎麼,師叔想越俎代庖,幫貴教還債?”
兩教師門一向通好,九代交情,所以華抱山不識巫賢者,仍以師伯相稱。他聽師父談起過這門派的詳細情形,因此一看到黑影幻現,燈童現身,就曉得對方必是巫賢者師弟丶綽號"醫陰使者"的鬼閭子,所以稱為師叔。
地麵下傳來沉重的歎息,黑影漸漸萎縮下去。
“今夜為君眠,孤燈何孑然。”從上等客院中,突然飄出一個曼妙悅耳的女聲,“春蟲投盆火,夏卵宿塵煙。。。。。。”
那黑影一下又僵立住了。
“愁月伴愁客,巫者要摸天。”那清脆如風鈴般的聲音仍在朗朗誦道,“綠絲本姓柳,白首猶不怨。。。。。。”
地麵上的黑影迅速暴脹,轉瞬已長到丈六,這巨影外觀像人又像大猩猩,但卻是黑糊糊一團,而且身體比例失調,臂長掌闊,腿短腳方,有腦袋而無五官。地下洪聲若鍾:“唉,綠絲綠絲,你又何苦逼我?好吧,好吧,我。。。。。。”
一言未了,劍光閃爍,華抱山不待他繼續暴脹,立即左手出劍,飛身而起,一劍直刺巨影的腦袋。
登!
劍仿佛刺在一個大氣球上,強勁的彈力把華抱山反彈到半空,同時一隻太師椅般大的巨掌,往華抱山頭頂拍落,如拍皮球。華抱山隻覺得腦門嗡地一響,眼前金星亂冒,被重重地拍落在地,跌得全身骨竅震動,喉頭發甜。
驀地,五六道亮光從地上騰起,刀丶劍丶雙斧丶虎頭鉤齊向華抱山電射而去。華抱山已感覺到頭巾劈開,胸襟劃破,劍氣撩動汗毛。
他雖是頭暈目眩,但因久在雷電交擊下練劍,反應速度遠超一般武者。右手一揮,沒用完的數枝短箭破袖而出,盡數射在當麵使劍者的胸口上---若晚一步,這人的劍就要破額而入。左手劍同時一伸,準確地插在左邊使鉤者的腳背上。
那人發出一聲慘嚎,華抱山左手拄劍,身形一轉,在切開持鉤者腳掌的一刹那,雙腳飛踢持刀者手腕。腕骨碎裂聲傳出時,他身體已然倒立起來,嗤啦兩聲,後股一痛,被兩隻巨斧從大腿到腰下在屁股兩邊拉出兩道長長的血口。持斧者正是邙山雙煞。兩人一擊失手,立即躍退。
這是華抱山料敵機先,在遇襲刹那間就判斷出持劍者和持鉤者對自已威脅最大,持刀者次之。而邙山雙煞武功雖強,卻不利於群戰,因為斧頭太大了,用力過大的話則會磕到同伴,因而不得不斂著勁。所以他在倒立時就豁出兩邊屁股了,反正肉厚好治。否則的話,脊椎就要被砍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