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沁芳院(1 / 2)

宋國公府的小姐和少爺到了六歲,都會有一個自己的院子。

央瀾和央柒屬於特殊情況,央柒是因為從小沒了親娘,宋弘文自央柒生下來就去了任上,因此央柒從小都是一個住,央瀾則是老夫人的心頭肉,之前即使是出了天花,老夫人都沒舍得讓央瀾搬出去。

過了年,央瀾便是7歲了,即使老夫人再舍不得,央瀾也得搬出去了,要不然外頭的名聲也不好聽。

央瀾作為日後宋國公府的籌碼,老夫人對於央瀾名聲的維護可謂是盡心盡力。

又到了楊先十日放一假的時候,央瀾便挑了這日搬家。其實,央瀾大部分的物件都搬過去了。

挑的這日,也不是從今日開始到沁芳院就寢罷了。

央瀾前一日下課後,便讓丫鬟遞來了帖子。

央柒看著帖子,忍不住感歎,有了教養嬤嬤就是不一樣了。若是以前,央瀾最多是當麵邀請,現在竟還頗具規模送了帖子。

祝嬤嬤眼睛何其尖銳,一眼就看出了央柒現在的想法,覺得央瀾有些上綱上線:“三小姐,現在女子擔任的就是在家為女,出嫁為婦,生子為母。”

央柒放下帖子,看了一眼祝嬤嬤。

祝嬤嬤並沒有被央柒嚇到:“角色不同,意味著責任和義務不同,相應的要求也不一樣。‘為女,修女德,為婦,執婦道,為母,立母儀’。做女兒時,要做到孝悌慎禮;做妻子時,賢順明勤;做母親時嚴慈善教。”

祝嬤嬤說到這個地步,央柒就知道了。在這個天元王朝生存,必須做好每一個角色。

其實,想把家中女性教導好也是天元王朝世家大族所必須做到的事情。首先,這家中女性的德才是婚姻關係締結中的重要因素。所有世家大族人都在強調女子在室時所教養成的品性才能是其出嫁後成為賢妻良母的基礎。

其次,一族之人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每一個家族成員都牽連著全家乃至全族人的命運。為了維護家族的利益和地位,家族都必須嚴格規範家人的行為,注重對後代子孫的教導包括家中女子,不得做出錯亂之事,影響家族名聲是一方麵,萬一造成罪責就是家族的滅頂之災。

合上帖子,央柒朝著祝嬤嬤感激地笑了笑。祝嬤嬤簡單幾句話就把自己從牛角尖中拽出來了,也可以說,祝嬤嬤從更大地方麵、更全地角度來給自己提示。

能夠有一個好的教養嬤嬤真是一輩子的財富。前世,央瀾能夠坐上皇後之位,並且坐穩,很大原因就是身邊出現的人都很優秀。

第二日,央柒帶著祝嬤嬤去了央瀾的院子。

站在院口,央柒看著門匾上的三字“沁芳院”,好名字。看著字跡,應該是央瀾自己所寫。

進了院子,這沁芳院看著可真舒服。央柒自己的臨湖院是一個一進的院子,不過後邊挨著後湖,顯得格外大些和空曠些。這沁芳院可是個三進的院落,並且由老夫人親自督建,整體建造風格和蘇州園林很像,充滿自然之趣的布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