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瀾知道自己這位三妹從不說大話,既然給出了“好茶”的評價,那定是發自內心喜歡的。央瀾也抿了一口,嗯,的確不錯。
央瀾這次想著帶上央柒,一來當然是難得尋了好茶,自然想和姊妹一同品嚐,這府裏也就隻有央柒和央荷,對於央荷,央瀾一直是淡淡的;二來則是因為央柒在楊先生教導茶道時完全是應付。
其實,央柒學習茶道談不上敷衍,在課堂上學習也是極認真,不過也僅限於課堂上了,課後是半分不碰的,尤其和央柒看書的勁頭對比,愈發讓人覺得央柒對於茶道沒有用心。
央柒的想法很簡單,隻想學些用的上的,這茶道隻不過是個錦上添花的興趣,現在的央柒可沒時間花在這些事情上。但既然在課上花時間學了,那央柒也會認認真真學習。不得不說,央柒現在不僅是個財迷,還是個時間迷。
央瀾隻當央柒尚小,未曾感受到茶道真正的有趣之處。因此,便特意拉著央柒,來感受感受這茶道的趣味。
喝完一杯後,央柒放下茶杯:“二姐,昨日楊先生已經把“四書”教完了,後麵我們接下來學“五經”嗎?”這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楊先生雖然在啟蒙類的書籍上的速度很快,但在後續的書本上便放慢了進度。
央瀾搖搖頭:“這我也不知。”楊先生的教學一向有自己一套體係,還真不能用平常的邏輯來進行分析。
抿了一口,央瀾繼續說道:“無論先生教什麼,我們都好好學便是。”
央柒點點頭,央瀾都不知道的事情,自然是楊先生半絲不肯透露。
央瀾放下杯子:“三妹,今日在我這裏用膳吧。”
央瀾的沁芳院是有自己的小廚房的。不同於央柒揭不開鍋,央瀾在外頭不僅有自己的鋪子,還有莊子,這小廚房的一應食材都由央瀾的莊子提供。
除了上次央瀾喬遷之日,央柒都未曾在沁芳院用過膳。央柒笑著點點頭:“好啊,二姐。那二姐,我可以在你的書房裏看會書嗎?”現在時間離晚飯還有半個時辰,還能看會書嘞。
央瀾笑著搖搖頭,自己這三妹可真是個名副其實的書迷了:“我待會去琴室練琴,你自己去書房吧。”
央柒可不想獨自一人呆在央瀾的書房裏,上次央瀾身邊的丫鬟可把自己當作垂涎央瀾寶貝之人:“二姐,你給我拿本書就好了,我可以在琴房裏一邊聽你彈琴,一邊看書。”
央瀾用手指點了點央柒的腦袋:“好,我這就給你拿書。”
第二日上課時,出乎央柒的預料,楊先生沒有選擇教導“五經”,而是給自己發了《史記》。
《史記》共有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楊先生共分為6冊書。央柒掂了掂自己手上的書,果真是有些重量。這楊先生是要讓我們去考科舉嗎?連《史記》都放在前麵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