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這些日子因為央靜的事,連著受了老夫人的斥責,這段日子,安氏除了日常去老夫人院裏請安和處理國公府的庶務外,一直老老實實縮在正屋。
可身為當家主母,府裏的流言安氏還是在第一時間知道了。
吃過前兩次的虧,安氏這次也不敢第一時間做出處置,還是先讓人把安曉秋叫過來。若是自己不了解前因後果,直接下令讓丫鬟婆子們閉嘴,怕是之後又要惹出禍端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安曉秋不過是個侄女,比不上央靜這般親生的閨女,安氏對於這些流言的態度自然不同。
安曉秋身邊除了七巧和八珍,並沒有自己的心腹。這一早上,七巧和八珍也一直陪在安曉秋的身邊,在一旁寬慰著小姐。
故而,直到安氏喚了人來芳菲閣叫,安曉秋還不知道府裏的傳聞。看到安氏的臉色不好,安曉秋第一時間還以為是自己的表妹做了什麼糊塗事,惹得姑姑在老夫人那邊又受了氣。
安氏看著安曉秋一臉的無辜,想來自己這位侄女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壓著火,讓金媽媽一五一十把府裏的傳聞告知了安曉秋。
聽完金媽媽的話,安曉秋嚇得不行,一時間都手足無措了:“姑姑,我不知道府裏為什麼會有這種傳言,你要相信我。我今天隻不過是帶著八珍去府裏走走,碰巧看到了表哥和三表妹,我真的沒有事先打聽。”
安氏耐著性子聽完了安曉秋的話,心裏也不確定自己這位侄女話裏的真假。自從自己嫁給了國公爺,哥哥和家族對自己的態度就非常好,可以說是有求必應。自己要跟著國公爺回京城,哥哥也是帶著爹爹和娘親來說服自己,將安曉秋一同帶上。
若說安氏不清楚哥哥和家族的意圖,那定是沒人相信。隻不過安氏也想著,若是安曉秋有一日能夠嫁入高門,自己今日的做法在未來也能獲利,這才同意帶著安曉秋。
現如今,國公爺沒有兒子,這安曉秋未必不會動嫁給央清這樣一條迂回的想法。
安氏看著安曉秋沉吟了一會,隻能說道:“若你這不是事先故意,那今日之事你一定是被人算計了。”
安曉秋瞪大了眼睛:“是宋央柒,姑姑,一定是宋央柒。打從我們回府,宋央柒就一直對我們沒有好臉色,今日早上,在表哥身邊的也隻有她了。”算來算去,最有可能也最有動機的就是三小姐宋央柒了。
安曉秋這話則是完全睜眼說瞎話,把仆人們都自動忽略了。
聽完安曉秋的話,安氏並沒有什麼動靜。
安曉秋看著這反應,就知道自己姑姑並不想為自己出頭了。事情發生了這麼久,若是府裏還在議論紛紛,那就是主管內務的當家主母沒有動手幹預。
安氏看著下頭的安曉秋,心裏也煩躁:“你這段日子多注意些,不要隨意出院子了,老實給我待在芳菲閣裏頭。”
安曉秋聽完安氏的話,心涼了半截:“姑姑,可我若是一味躲在屋裏,那不就側麵默認了府裏的謠言嗎?到時候老夫人和國公爺認定我是做賊心虛,那我受的委屈就更多了。”明日便是中秋,現在這個時候若是讓姑姑的禁足令成了現實,那自己就成了最大的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