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幹掉了。”

這是微軟公司負責Windows係統開發的主管吉姆·阿爾欽(JimAllchin)發給4個同事的一封直言不諱的郵件,發件時間是下午5點鍾,吉姆剛剛看完iTunes商店的發布會。整封郵件隻有兩句話,除了上麵的這句,還有一句:“他們是怎麼把音樂公司給拉進來的?”

那天晚上,負責運營微軟在線業務的戴維·科爾(DavidCole)回信了:“一旦蘋果把iTunes引入Windows係統(我覺得他們不會愚蠢到不進軍Windows),那我們才是真的有麻煩了。”他說,Windows團隊需要“把這種解決方案推向市場”。他還補充道;“我們的關注點和目標要集中在端到端服務上,傳遞用戶價值,這是我們現在還沒能做到的。”即使微軟有自己的網絡服務(MSN),但它並沒有像蘋果那樣提供“端到端的服務”。

比爾·蓋茨在當晚10點46分發表了評論,標題是“還是蘋果的喬布斯”——他的沮喪表露無遺。他說:“史蒂夫·喬布斯有種驚人的能力:把關注點放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能找來會做用戶界麵的人,以及革命性的營銷手段。”他也非常驚訝於喬布斯能說服那麼多唱片公司加人他的商店。“這在我看來很奇怪。音樂公司提供的服務都太不人性化了。但不知為什麼,他們卻決定把這個絕好的機會讓給蘋果。”

還有一點讓蓋茨覺得奇怪:除了蘋果之外,沒有其他公司推出過購買歌曲的服務,而都是采用月度訂閱的方式。他寫道:“我說奇怪並不是指我們搞砸了——至少,如果我們搞砸了,那麼Real、PressPlay和MusicNet,甚至每個公司也都搞砸。既然喬布斯已經做了,那我們就需要趕快去找一些同樣好的用戶界麵、拿到同樣好的版扠……我認為我們需要一些計劃來證明自己,即使喬布斯又一次讓我們措手不及,我們也可以迅速行動起來,做出更好的東西。”這種私下的說法讓人吃驚,無異於承認:微軟再一次被趕超,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它也將再次複製蘋果的模式,奮起直追。但是和索尼一樣,微軟從來都沒有完成這個任務,即使喬布斯已經給他們指明了方向。

事實上,蘋果繼續向微軟開火,而且還是以科爾預計到的方式——蘋果把iTunes軟件和商店引入到了Windows係統。但是這也引起了內部的激烈爭論。首先,喬布斯和他的團隊需要決定是否要讓iPod和Windows計算機兼容。起初,喬布斯是反對的,他回憶道:“如果iPod隻能用在蘋果機上,就可以促進蘋果機的銷售,而且銷量比我們預期的更多。”但是4位主要髙層——席勒、魯賓斯坦、羅賓和法德爾都不同意他的觀點。他們的爭論主要圍繞蘋果公司的未來。席勒說:“我們覺得,我們應該立足於音樂播放器市場,而不僅僅是蘋果機。”

喬布斯一直希望蘋果公司能建立起獨立統一的烏托邦,在這個神奇的圍牆花園裏,硬件、件和外圍設備完美結合,創造一種絕妙的體驗,某一個產品的成功也能促進所有關聯產品的銷售。然而現在,他正麵臨一個壓力——讓他最熱門的新產品和Windows計算機配置在一起,這顯然違背了他的天性。喬布斯回憶道:“這場拉鋸戰持續了好幾個月。所有人都站在我的對立麵。”有一次,他甚至宣稱Windows用戶隻能等他死了才可以使用iPod。但是他的團隊仍在竭力推動這個建議。法德爾說:“iPod的確需要打入個人電腦市場。”

最終,喬布斯決定:“除非你們可以證明給我看這具有商業價值,否則我不會同意的。”這其實是他讓步的方式。其實拋開情感和教條來說,很容易證明Windows用戶購買iPod所體現的商業價值。他們請來了專家,分析了很多種銷售情況,結果每種情況都證明這樣做能帶來更多利潤。席勒說:“我們製作了一張數據表。在任何一種情況下,無論將各種蘋果電腦如何搭配,它們的銷量都無法超過iPod的銷量。”有時喬布斯願意放下身段作出妥協,但他在讓步這個問題上從來都沒有好名聲。一次會議上,他們向他展示了分析結果。他說:“去他的!我已經厭煩了聽你們這群混蛋說話。你們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