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新的職業聯賽(1 / 2)

“嘿!”“啪!”“嘭!”

“嘿害嗨!”“啪嘭嘭!”

新一任教練老李帶著全身靶具,正在輔導高晉的立體式拳腿進攻。

在進入簽約組之後,拳手也算是接觸到了搏擊的核心技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領域,在此之前的一切訓練都等於是打基礎,現在則是開始進行技術手段的打磨,開始定型打法風格和打造自身的‘武器’。

移動靶的訓練可以達到提高手眼以及步伐移動的協調配合能力,也能夠提高進攻的準確性,與打沙袋完全不同,這種訓練更加講究協調性,靈活性和反應能力。

“你要永遠記住,一定要收緊你的下巴,特別是在進攻的時候,胸部再鬆弛一點。。。。對對對,掃腿的時候要帶著從上往下砍的勁道,這樣會讓你的掃腿更加具有殺傷力!”

“是的,明白!”

李教練一邊輔助高晉同學訓練,一邊提出注意事項和糾正他的發力方式。

每天訓練的時候,高晉的話總是很少,他渾身上下都沐浴在汗水之中,眼神堅定而專注。

這些教練各個都有著自己的心得體會,每個人訓練手法都不盡相同,像張繼教練,他更加擅長為拳手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恰好李教練更加傾向於戰鬥風格的挖掘和定型。

現在的高晉同學在李教練麵前,就好像是一張素描紙一般,可以讓他隨心所欲的施加墨水。

在高晉同學的戰鬥風格上,李教練與張教練持相同觀點,都認為高晉屬於力量型拳手,畢竟就高晉那16歲1米9,126公斤的體格,加上那誇張的原始力量,不走力量型難道去玩技術流?

當然,他認為高晉現在更加應該完善和雕琢的地方就是反應能力以及速度,這樣可以做一個速度快,力量大的天才型拳手,高晉有這個條件,他本就有著一般重量級所沒有的協調能力和反應以及速度,這方麵隻需要多加雕琢,他一定可以成為一台完美的殺人機器。

為此,他還特地給高晉增加了兩個訓練項目。

第一項:抽打訓練。

用兩根特製的泡沫棍子抽打拳手,拳手可以躲閃,也可以格擋,這種方法覆蓋麵廣,速度快,在國外有很多拳擊手也喜歡用這種方式訓練。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樣也可以做的抗擊打訓練的效果。

當然,這種訓練能讓拳手更加專注,不容易受到小疼痛感的幹擾,保持心態穩定,當然,必須要注意泡沫棍的柔軟度和重量,否則分量過大的話容易感冒被揍成腦震蕩甚至直接癱瘓!

第二項:動態小球。

帶著一個掛著小球的帽子,用拳麵反複快速的擊打小球,小球的彈性會讓它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彈射回來,方向基本無法掌控,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拳手做這項訓練,其實這玩意看著簡單,真要是做起來,一般人都很難打中小球。

可以很好的鍛煉反應能力和動態視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嚐試一下,不過個人建議下手輕點,不然你可能會自己把自己揍一頓。

當然,一些常規的訓練項目也做了小小的變動。

比如踢靶訓練,每次踢擊十五分鍾,中途不允許停歇,可以強化踢擊力量,持久性以及柔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