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晚榮的授意下,這些學開始寫信給他們的好友,的宏大與唐朝的強盛,還特的說了馬立克在長安受到優遇的事情,請他們考慮去長安走走的想法。
信送出去沒幾天,張九齡和韓休他們到了。他們中有一批陳晚榮從國子監借來的人,學隻淵博,書卷氣十足,陳晚榮立即把他們召集起來,訓話一通,要他們馬上去見這些學,多下些功夫。
果如陳晚榮最初的想法,學和學之間最有共同語言了,他們和這些學沒多久就打得火熱,有些更是成了朋友。當然,他們也沒有忘記陳晚榮交給的任務,趁機宣傳唐朝的強盛與對讀書人的尊重。
大食的學本就給陳晚榮說動,再給他們這一說,就成了錦上添花,無不是想早點趕到長安,一睹大唐的繁華與強盛。在唐朝學的鼓動之下,他們絞盡腦汗,把他們認識的學幾乎全弄到一起了。
最後,陳晚榮命人把他們送往長安。
與他們一起送走的還有唐軍大量的繳獲,以及大食的書籍。
滿載著財寶的隊伍長長一隊,一眼望不到頭,滾滾東去。陳晚榮看在眼裏,不由得笑在心頭“皇上要我解決軍費問題,光是我們的繳獲就足以供軍隊使用好多年,更別說還要收稅了,這一點難處也沒有。這是第一批,就有如此之多。在伊拉克,在大馬士革,在君士坦丁堡,還有更多的財寶在等著我們呢!”
有了張九齡和韓休的幫忙,這政務要處理就快得多了,不幾天就差不多了。一到稍微穩定,陳晚榮安排了留守官員,立即與張九齡、韓休一道,趕去伊拉克。
因為,在撒馬爾罕城下大破哈查隻以後,哈查隻的軍隊損失了十之,這是追亡逐北的良機,哥舒翰哪會錯過,指揮唐軍猛追。
哈查隻逃離撒馬爾罕沒多遠就給費俊行和程曉天的軍隊攔截,一通廝殺之後,哈查隻落荒而逃。而穆罕默德很不走運,居然給程曉天活捉了。
好不容易衝出重圍地哈查隻打馬急趕。想早點回到他在伊拉克地老巢庫法。調集軍隊固守。哥舒翰哪會給他喘息地機會。指揮唐軍從後追來。哈查隻前腳剛進庫法。唐軍後腳就到。
庫法是哈查隻地老巢。長期經營。極是堅固。唐軍追敵。炮兵由於太沉重落在後麵。哥舒翰立即命令唐軍把庫法圍起來。等炮兵趕到之後再行攻城。
然而。一件讓哥舒翰絕對想不到地事情生了。當天晚上。庫法城裏地老百姓居然打開城門歡迎唐軍進城。
哥舒翰得到報告後還有些難以置信。不過。機會當前。也不管其他。立即命令唐軍進城。唐軍秩序井然地進入庫法。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當地百姓夾道歡迎。人人激動難已。按照他們地說法“大唐地軍隊就是好。對百姓不滋擾。哪象大食地軍隊。動不動就搶東西。屠殺百姓!掠人為奴!”
直到了解情況後。哥舒翰方才明白百姓為何打開城門歡迎唐軍。原因不僅僅在於哈查隻地高壓政策。還在於庫法地什葉派極力反對倭馬亞王朝。倭馬亞王朝中文有時又譯為“伍麥葉王朝”。庫法是什葉派反抗倭馬亞王朝地中心。哈查隻在地時候。因為他地鐵血手腕。什葉派有所收斂。等到他死後。什葉派就沒有顧忌了。大張旗鼓地反抗倭馬亞王朝。
不用懷。哈查隻對伊拉克地統治是成功地。不過。他地成功是建立在血流成河地基礎上地。他做了伊拉克總督之後。屠殺了十二萬人。這才使得伊拉克安定下來。這種高壓策略確有奇效。但是。其仇恨種子卻更多。隻是伊拉克百姓沒有實力反抗。敢怒不敢言。把仇恨埋在心裏。直到唐軍幾乎全殲了哈查隻地軍隊。這就給了他們一個渲泄地機會。聽說唐軍已經趕到城下。他們自然是要響應唐軍了。
這才有了上麵那一幕。
順便說一句,此時的伊拉克中心並不是巴格達成,現在的巴格達不過是一個小鎮,要到數十後,阿拔斯王朝的第二任哈裏選中巴格達做為帝國的都城,開始修建巴格達,從此以後,巴格達才聲名雀起。
庫法居然背叛了自己,哈查隻得到報告後,幾乎不相信自己地耳朵,可是,事實俱在,由不得他不信。憤怒的百姓湧向總督府,想生擒哈查隻,把他送給唐軍。好在哈查隻的衛隊對他忠心耿耿,硬是守衛著總督府,才沒有讓百姓得逞。
哥舒翰得知情況後,率領唐軍趕來,把總督府包圍起來,要人傳話給哈查隻,要他投降。要是他投降的話,唐軍可以饒他性命。
哈查隻的回答讓人意外,卻也讓人欽佩,他地回答是“我的生死無足輕重,生死由你們處置。不過,你們得饒恕我的衛隊!他們追隨我這麼多年,我不能讓他們丟了性命!”
哥舒翰還沒有回答,什葉派地領袖就吵開了“大人,不能答應他的要求!他作惡多端,雙手沾滿我們地鮮血,不殺他,不足解恨!請大人下令,
!”
要想得到這裏的民心,隻需要殺了哈查隻就行了。不過,作為軍人,哥舒翰對哈查隻很是欽佩,並不想殺他,隻得說服什葉派地領袖:“我不能殺他,殺他與否,得由大唐的皇上說了算。大唐與大食不一樣,大食的總督有權力殺哈查隻這樣的大官,我卻沒有這樣的權力。”